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宋沛珊 实习生 张桂婷 易晴 保靖报道
保靖县复兴镇甘溪村,是一个四面环山,呈盆地地形的村子,抬头看去,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农田如绿色海洋整整齐齐;回头,山间上,一株株果树绿意葱茏,精细包装的脐橙挂满枝头。沿着村道走进村中,主道路画上彩色的指示线,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绿树成荫,乡村振兴宣传标语引人注目。
保靖县甘溪村高标准农田。
潺潺溪水、绿荫成林、肥沃土地,粮食蔬菜……这是让人泛起“乡愁”的字眼,而载得动这“愁”字的只有“美丽乡村”。在甘溪村,白墙黛瓦的民居、诗情画意的巷道、整洁雅致的小院,移步皆是风景。
“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是甘溪村一步一步努力的目标,目前,正朝着努力打造集农业示范、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科学普及、教育研学于一体的现代田园村庄迈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的5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27万元,一年增了5.4倍。
坚持党建引领 推行“三带三入”动起来
眼下,正是脐橙管培时节,入秋后就要到了采摘季。山间200亩脐橙产业示范园里,树枝上满满的都是挂果,果农正在对脐橙进行培管,村集体邀请了省农科院专家来进行技术指导。
“把村党支部的战斗力提升起来是首要的,我们注重发挥村‘两委’主体作用,广泛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村里的内在动能。”驻村第一*唐杰说。
为推进党建引领,甘溪村把推动基层党建和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作为村集体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上,通过“领学、促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村“两委”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村庄发展成功案例,积极发展党员积极分子,带领村“两委”成员考察学习,规范落实“三会一课”议事决策等各项制度,探索“党建帮带制”等;行动上,开展“五个到户”工作,创新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关心村民需求,开展“五个一”活动,扎实有效解决交通出行、饮水保障等问题。
村头的宣传墙上印着村规民约。
夯实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探索出“三带三入”的发展模式,即党支部带企业入村,党员带农民入社,农民带土地入股。深化“党总支部 合作社 公司 农户”的组织方式,实现助农增收。在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上下功夫,将闲置“空地”进行资源转化,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增强村集体经济内生动能。
通过党建引领,村民屋舍大变样。
“我们带头作为,哪里需要就往哪里使劲,作为党员,以身作则,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处理群众问题,之前有个村民在自家宅基地上搭了个简易牛棚,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生活。我反复上门做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火速解决。”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刘宏霞每天忙不赢,“要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党建 积分制”来突出政治引领,法治宣传教育、成立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还聘请法律顾问,强化“法治”保障,规范村规民约,设立红黑榜,表彰“文明家庭”,让“德治”润人心……如今,甘溪村各项管理步入正轨。
多点产业赋能 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如何创新发展?村党支部立足自身资源资产和地理区位等优势条件,探索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运营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并制定《甘溪村产业发展模式流程图》,成立保靖县首个全体农户参与、利益联接共享的股份经济合作社。
甘溪村,素有“保靖粮仓”之美誉,共有耕地1978亩,林地5941亩。摸清了“家底”后,着力打造千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是首要目标。发挥水稻传统种植区优势,打造500亩优质稻示范田,委托种植大户对翻土、育秧、插秧、培管、收割、烘干、销售进行全程跟踪,实行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生产,种子、肥料统一购入,购买成本大幅降低,耕种、防治、收割统一管理,务工收入有所上涨,农产品统一销售,市场销路更加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