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体型较大的矶鸫,体长25~30厘米。雄鸟头、颈、胸、背、腰、尾均为靛蓝色,头顶和背具明显光泽;腹和尾下覆羽红棕色。雌鸟整体灰褐色而多纹,上体色深,下体色浅,背、腰、颏、颈、胸及腹布满黑褐色横斑,翼及尾羽黑褐色而具棕白色羽缘。嘴和脚黑色。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岩石的峡谷或山溪附近,常单独或成对停栖在突出的岩石或枝头上,多在地上觅食,从栖息的高处扑落至地面捕猎,或突然飞至空中捕食昆虫,又迅速飞回原处。繁殖期雄鸟喜立于岩石或树枝顶端高声鸣叫,昂首翘尾,鸣声多变婉转,清脆悦耳。主要食物为昆虫,也吃一点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4~7月,巢在岩缝或土洞等小型洞穴中,由枯草等编织而成。夏候鸟或旅鸟。夏季繁殖于泰山山区溪谷附近,迁徙季节会经过城郊。
保护状况IUCN:LC;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 椋鸟科——八哥
▶ 椋鸟科——灰椋鸟
▶ 椋鸟科——丝光椋鸟
▶ 椋鸟科——北椋鸟
▶ 椋鸟科——紫翅椋鸟
▶ 柳莺科——褐柳莺
▶ 柳莺科——巨嘴柳莺
▶ 柳莺科——黄眉柳莺
▶ 柳莺科——云南柳莺
▶ 柳莺科——极北柳莺
▶ 柳莺科——黄腰柳莺
▶ 柳莺科——双斑绿柳莺
▶ 柳莺科——淡脚柳莺
▶ 柳莺科——冕柳莺
▶ 柳莺科——冠纹柳莺
▶ 柳莺科——淡尾鹟莺
▶ 长尾山雀科——银喉长尾山雀
▶ 长尾山雀科——红头长尾山雀
▶ 鸫科——虎斑地鸫
▶ 鸫科——灰背鸫
▶ 鸫科——白眉地鸫
▶ 鸫科——橙头地鸫
▶ 鸫科——乌鸫
▶ 鸫科——褐头鸫
▶ 鸫科——白眉鸫
▶ 鸫科——白腹鸫
▶ 鸫科——赤颈鸫
▶ 鸫科——红尾斑鸫
▶ 鸫科——斑鸫
资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编辑:刘蓓
*版权声明:图片及文字为摄影师和本平台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