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歌唱中固定好喉头的位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分为两大类。
1、对于美声唱法而言,如果是因为喉头下压而致使声音沉闷、苍老、无位置的话,我们就应放松喉咙。要“丢掉”喉咙,让气息来支持发声。同时,还应该减少喉咙的开度,改变撑着喉咙唱的习惯。美声唱法要求打开喉咙,甚至喉咙底部都要打开,无限制地扩张和硬撑。为了放松喉咙,我们可让发声者以自然的方式来朗诵歌词,或者像讲故事一样,把歌词讲出来。还可作甩下巴练习、发单音练习、微笑发声练习等等,这时应注意身体处于松弛平和的状态。相反,如果是因为喉头上提而造成声音发尖刺耳,解决的办法是:应先调理气息,即保持气息下沉。
如何做到气息下沉呢?发声者的重心稳定了,呼吸安静了,力用在下丹田了,气息也就下沉了。为了促使喉头下降到正确位置,可让发声者下巴稍后退发声,也可用传统的办法即打哈欠的办法促使喉咙打开并下降,还可用“e”音进行练习,“e”练习是促使喉头下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2、民族唱法由于很注重声音的民族性、亲切感,常常用真实明亮靠前的声音,故喉咙开得不如美声唱法大,因而喉头下降得不多。近年民族唱法大量借鉴西洋唱法发声技巧,有的专家也讲究喉头下放,拉长发音管,这使得民族唱法在具有我们民族发声的特点以外,也具有了圆润性、柔和性、通透性,表现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在民族唱法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喉头可根据作品需要而作上下挪动。因为民族唱法整体共鸣运用得不多,局部共鸣运用得频繁,特别是口腔共鸣、头腔共鸣运用得多,这就决定了喉头会作上下移动。这是表现很强民族性的音乐作品,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需要。
要想在歌唱时把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在练声时就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在训练发声时时首先要注意“打开喉咙”,“打开喉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中心环节,因为它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代表着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腔上颚积极向上收缩成一个拱形的形状,舌根要放松,平放在下牙齿的后方,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并且向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
在帮助初学者训练如何正确的打开喉咙,以发出正确的声音,要注意到两个方面:
1、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吐气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或使用手机百度一下“说话式唱法app”进行系统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