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人类简史》用一种物种研究的视角来纵览世界历史,勾勒人类进步发展的本质。说白了,我们这个物种就是一种同时活在想象和现实中的物种,这种生活在“双重现实”中的能力让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让我们的大部分个体陷入更悲惨的处境,从古代被神权和王权压迫的农民,到现在被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剥削的劳工,无不如此。每一轮革命和飞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模式,反而是把这个模式的利和弊推到更极端的地步:人类的想象力越发达,每个个体面临的苦难就越深重。
我要告诉你的是,赫拉利得出这个结论,不是为了危言耸听也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他没有兴趣用激发你焦虑的手段唤起你对他的认可,他的目的是为了替全人类前瞻未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的科技进步已经走到了这么一个节点:人类有可能越过生物的边界,利用技术手段改造自身,完成下一步演化。换句话说,物种演化的方式过去从基因演化进步到了分工演化,今后可能继续从分工演化进步到技术演化。
用传统的观点来看,这好像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你现在了解了《人类简史》,就会知道,这背后恰恰隐藏着更深刻的危机和变革。再重复一遍,赫拉利的观点是,每一次革命和飞跃的背后,都隐藏着人类个体遭受的巨大苦难,这一次也不会例外。2016年赫拉利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延伸了他在这本书里的结论:如果人类中的少数群体真的能够用技术改造自己的身体和心智,成为永生不死或者记忆力如同电脑一般的超人,那么阶级不平等将会扩大为物种间的不平等,届时大部分人的苦难也许比历史上数次变革时期的苦难更为深重。正如《人类简史》结尾所言,“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影响他们走的方向。既然我们可能很快也能改造我们的*,或许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而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还对这个问题视若等闲,可能就是真的还没想通。”
撰稿:张笑宇;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妈妈有焦虑,来母亲智慧文化馆!
地址:杭州南宋御街“密不可分母亲智慧文化馆”
联系人:叶子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