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锈病是切花菊生产的头号病害,具有易发病、传播快,破坏力强的特点,一旦发病将对切花菊的观赏价值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曾经在世界范围内给菊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切花菊生产企业也曾深受其害。日本、韩国、美国等多国已将其列为检疫对象。目前辽宁各地即将进入白锈病的高发期,从事切花菊出口贸易的种植者尤其要注意对该病的防治。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菊花叶片,幼嫩叶片较老叶易感病,发病初期,叶背出现细小的白斑,叶片正面对应处有细小褪绿斑。随着病害发展,叶背白斑上长出乳黄色的小突起,叶片正面对应处褪绿斑凹陷;进一步发展,背面的小突起扩展变成淡黄色的疱状突起,即冬孢子堆;随后冬孢子堆变成白色或灰白色,产生大量担孢子。发病严重时,叶片正面也出现淡黄色冬孢子堆,孢子堆连成片,造成叶片翻卷使切花菊完全失去观赏价值。
病原:
病原菌为堀柄锈菌Puccinia horiana Henn,属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真菌。病菌可以在菊花母株或者周年生产的菊花植株以及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随风雨以及人工田间操作进行传播。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可达700米或者更远,菊花白锈病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一般是由繁殖材料上带菌引起的。菊花白锈病菌属低温型病菌,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在辽宁地区4-6月份和9-11月份尤其容易发病。在相对湿度高以及叶片上存在水膜的条件下,孢子在4~36℃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宜萌发温度14~21℃,在17℃左右以及合适湿度条件下,冬孢子堆在3小时内开始释放担孢子,在4~24℃条件下担孢子能够侵入叶片表面,在17~24℃范围内,只要2小时就可侵入叶片。
防治措施: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源头做起,在切花菊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白锈病的防治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选用不携带病原菌的健壮种苗:种苗对切花菊白锈病防治十分重要,一定要确保用于生产切花的插穗或生根苗不携带病原菌,严禁从发生过白锈病的苗场引进种苗;
2、种植前对大棚进行彻底消毒,保持种植场所清洁:每亩地用五氯硝基苯4公斤均匀撒施到土壤表面,与有机肥、底肥、*虫剂等一起旋耕,使药剂与土壤混拌均匀,种植前用腈菌唑500倍液对地面和棚室墙面做一次消毒。多年重茬的温室最好结合高温闷棚在7-8月份用隆鑫或氰氨化钙等灭*性消毒剂做一次彻底消毒,具体做法和用量按照厂家指导进行。
3、合理密植:切花菊合理定植密度一般为每亩地24000-30000株,密度过大容易造成通风不畅,光照不足,植株生长弱,对病害的抵抗力低。
4、在低温季节尽可能提高棚温同时降低棚内湿度:白锈病菌属低温型病菌,在低温冷凉的条件下易发病,通过加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通风强度,延长通风时间,降低棚内湿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
5、减少人为传播:每个温室由相对固定的人员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其它棚室生产人员的进出,专职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工具、工作服进行清洗和消毒,经常洗手。
6、化学防治:从种苗定植开始每周喷药一次,叶片正反面必须都喷到,坚持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发病前以预防为主,常用药剂有15%三唑酮、80%代森锰锌、80%甲基托布津、12.5%腈菌唑、40%福星、10%世高等;发病后要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焚烧处理,减少侵染源,药剂用250克/升阿米西达1500倍 12.5%腈菌唑750倍液;32.5%阿米妙收1500倍 12.5%腈菌唑750倍液;22.5%阿砣1500倍液等进行防治,三天喷一遍药,直到病情被控制住为止。
来源:辽宁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