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司法程序中的关键环节,“送达”关乎着诉讼进程的推进和司法公正的实现。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舵,引领司法送达进入全新的电子化时代。
电子专递的飞驰之旅
鄂尔多斯市中院积极探索“法院 ”模式,依托科技手段,整合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推动形成邮寄文书网上流转、异地集中打印、专递同城送达的“绿色送达”一条龙服务模式。
在鄂尔多斯市中院,干警发起法律文书线上邮寄送达任务时,只需登录人民法院送达平台,进行上传文书、检查校对、一键发送几项操作,不到1分钟,一份待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就会在线实时发送到鄂尔多斯市中院集约送达中心。接收到送达任务后,集约送达中心针对送达情况发起异地集中打印任务。目的地邮局接收送达任务后直接印制文书、打印面单并即时投递,平均邮寄时间由过去的4.2天缩短至2天,进一步向高效送达的目标迈进。
法院法律文书经过异地集中打印投递后,在线生成电子面单。当事人通过手机签收后,即时生成回单并回传至法院办案系统。法院端可随时查阅下载入卷,实现了全流程网上操作、平台运转。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送达效率,还确保了法律文书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公正司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传递司法速度与温度
“如果是在省外,通过传统邮寄的方式送达裁判文书,我们收到文书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现在这种电子面单的方式极大地缩短了裁判文书在途时间,让当事人可以更快了解到自己案件的裁判结果。对我们律师来说,能更快速了解案件进展情况,进一步方便我们及时开展申请财产保全、申请执行等下一步工作。”一位律师对电子专递的便利性有着切实体会。
前不久,鄂尔多斯市中院在审理一起案件时,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的被告公司不同意电子送达法律文书,并表示希望收到纸质材料。该院遂采用目的地集中打印方式,向被告送达应诉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当天下午16时48分,法院工作人员通过线上平台发起邮寄送达任务;17时42分,大连市邮政集约送达服务中心完成文书打印封装并开始投递;次日10点27分,被告公司签收文书,该案从发起送达任务到签收共用时不到18个小时。
来源:鄂尔多斯市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