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装腔启示录》,看到里面男主角韩东君在投行工作的状况,让我又想再写一写投行。还好电视剧里所说的时期并不是现在,要不然展现出来的只会更难。
有网友发现韩东君扮演的许子诠所在的投行—金投信泰,这难道不是中金 中建投 中信 华泰嘛,三中一华合体的投行。不得不说编剧是认真起名的鬼才,很是贴合现实。
不要看许子诠好像是很厉害的样子,是个领导,但实际上许子诠不过是一个小组的组长,就是我们一直在网上看到的副总裁(VP)。
投行的级别Title分的挺细的,但是听的最多的可能是副总裁和总经理,装腔启示录里就把这两个岗位给体现出来了。
毕竟是电视剧,夸张的部分咱就不说了,具体就说说许子诠所在投行的职级到底做啥?
一、投行的每个级别需要几年?
许子诠所在的投行是VP,一般情况,需要几年才能够到这个级别?
1、VP
投行的职级体系,总体来说一般是A、SA、VP、SVP、AD、D、ED、MD,各家机构不同,
每个职级还会再分123,比如VP就有VP1、VP2、VP3。
一个刚入门没几年的投行从业人员就已经是“高级经理”,再过几年甚至就直接升为“总裁”了。
这就跟互联网里P1、P2、P3……是一样的。这样相当于分出来20多个职级体系,进去之后从最低级别开始,升级打怪,一路高升,当你成了董事总经理MD的时候,基本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谈客户的时候,总会出现公司总部副总裁不如投行部门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受欢迎;董事总经理和执行总经理总让人难分清“大小”。
于是乎,有些证券公司名片从外观上开始区分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差别:有些高管的名片相对更大一些且排版独特;有些高管的名片则在名字上刻上了金线,以示身份独特。
一般来说,外资的投行内部的职级会有以下这么几个划分:Analyst →2-3年后→ Associate →3年→ VP(Vice President)→ MD(Managing Director)。
Analyst:投行中的Analyst,一般都是为各大院校应届生准备的一个2年的program。 表现顶尖的人才有机会在两年后继续留在公司,更有可能再过一年就被升职成为Associate。
也就是说,你进入投行要是能待够三年,大概率是会晋升到Associate的。 Associate:Associate,可以说是投行中的ladder角色,或者说是Analyst的进阶版本。
这个职位要么是从Analyst晋升而来,要么是公司从各名校招入的MBA学生。
一般来说,你需要在Associate这个位置上工作3年左右才能升职成为VP。但有的券商是:Analyst →1-3年后→ VP(Vice President)。
SA起步的,SA3级,一年一升的话,最短工作3年是有希望晋升VP的。 有的券商会设置SVP,有的则可能只有VP。
比如说中信VP是3级,再升名片就可以变一下,加高级两个字,感觉整个人都高级了不少。但有的券商VP是5级,也就是晋升D之前,没有SVP这个中间职级。
2、MD
ED往往是D这个级别的升级版,差异可大可小。往大了去说,可能从带一个小团队,到变成了带好几个团队。
往小了说,也可能就是当D有段时间了,稍微资深一些,能多承担一些指标,但也就还是团队长的角色。
MD一般情况是个部门总,那部门总有多大呢,比如券商的投行部是一个大部门,下面可能有投行1部,投行2部……投行30部,也会有资本市场部等等,一般比较强的投行8部总经理基本就可能达到MD的级别。
对于一个金融从业者来说,比如投行,你很有可能这辈子只能经历两个级别——干活的小兵和团队长,如果你从干活的小兵一跃升为团队长,你会发现,这辈子在仕途上很可能无望再升了。
如果只有两个级别,那很可能大家看到天花板之后就会失去一些干活的动力。所以券商在每个阶段里会根据从业年限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比如A1/A2、SA1/SA2、VP1/VP2…或者在不同阶段之间加上过渡性职级,比如SVP、D等等。
这样的话也给大家一些干活的劲头,即便升级不升薪,要知道赚钱多少要看你搞的项目多少,不完全跟级别挂钩。
MD职级体系中确定职级时,以任职者能力素质要求为主要出发点,相对弱化岗位位置,“按萝卜给坑”,如均为做相同业务的投资业务人员,除能力素质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但有的就是VP,有的就是ED。
所以就搞了个MD制度,当你觉得当券商副总裁无望的时候,你可以争一下VP副总裁,也叫副总裁,巧不巧,但是不是领导,还是个干活的,争一下ED执行董事,反正名片随你。
每当你攀爬到一个等级,还会有下一个等级等着你,这种模式就很像游戏里的升级打怪,要是一下子搞通关了,谁还玩啊。
二、投行的每个级别的工作是啥?
1、副总裁就不用干活了?
你真的不要觉得副总裁就不用干活了,看看《装腔启示录》的许子诠,也依然要加班、出差。业绩不好被分到差的区域,也依然要去调研。
看着副总裁许子诠出门在外都是光鲜亮丽的,加班熬夜也只有自己才知道,现实也是一样的,副总裁只不过是一个小组的组长,身背业绩指标,达不到就要有惩罚,比如说;保不住手下人的工作。
市场环境不好,项目难做,前一秒还是众星捧月,下一秒就有可能是人走茶凉。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Title是表示其身份与地位的,不同的Title代表不同的职务、职位与级别。
这关系到一个人的面子问题,所以自然而然的变得十分重要,甚至有时还会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比如说在投行人均是个总。职级title听着吓人,实际上才刚毕业两年的小屁孩。
但外行人并不知道呀,很多时候VP这个职级,所谓的副总裁。以前是用来蒙客户的,就是说镇住打交道的企业高管,不被看轻,也不让客户觉得不被重视。
现在呢,出现最多的是在网络上了,不懂行的小姑娘或者是还未毕业的学生,就会被这种title唬到。听起来像是很厉害的领导,殊不知是装掰的title。
在投行里向上爬的话,MD是能爬到最高岗位了。
三、在投行升不上去可以去哪里?
1、私募
如果说在投行升不上去可以去哪里?
这个在《装腔启示录》里也说到了,可以去私募,许子诠手下的一个同事,待不下去不就是去了小私募嘛。
投行毕竟是卖方机构,所以往往面子的事会做足。会发现投行更看应届生的原生条件,但不是所有一级市场的行业都这么看。比如FA、PEVC还是想看你看项目的能力和成功概率的。
一般情况下,PE/VC属于买方机构,对学历要求会比较高。如果是985背景的理工科学生,相对会有些优势。
实习经验,最好有其他投资机构、投资银行、行业研究、产业头部机构的实习。笼统来说,PE日常工作打交道最多的是投行和FA。投行里面的工作流程和PE有相似之处。
如果你开始是有投行的实习经验,那么去PEVC可是比去投行更舒服。
2、FA精品投行
券商投行是持牌业务,主要服务的是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精品投行FA主要服务的是未上市公司,对比券商投行技能点有很多契合之处,但几乎没什么合规性业务,更多是给企业解决资本规划和搞定融资。
3、企业投融资和战略
包括国央企的战略和投资、实体企业的投融资部门等等。相当于实体企业的大脑中枢板块。
有不少投行人出来去了企业做投资,不管是资本运作还是财务投资,收入与收益还是挺可观的。
企业投融资方向一直是应届生相对忽视的岗位,这个岗位早期因为不怎么招人且培训体制比较弱所以应届生考虑的少。
有的会分出单独的投资部和融资部,有的会结合的比较紧密。目前规模较大的公司,尤其是国企、上市公司,一般都会有自己的投融资部门,很多互联网巨头的企业更是业务几乎覆盖了全领域,各种上市公司也基本都有设立对应的投资团队去延伸拓展本行业。
4、机构销售
如果说你性格比较外向,其实机构销售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本身金融是服务行业,每个岗位都带有销售的性质,如果说你是性格比较外向,那么选择机构销售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从业务性质来说,机构销售部也是券商中最核心的部门之一。大家可以想一想,既然金融机构承担的是一个中介的业务,那么销售在这其中履行的找钱、找项目等工作,都是最核心的、关乎机构存亡的重要工作任务。
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的专业性质也是不容小觑的,也是需要非常好的岗位技能才能胜任,要不都说机构销售就是大半个研究员嘛!
机构销售的薪资都是底薪 佣金提成,弹性很大。
我们也有不少的学员,从投行转去做了机构销售,我还特地写了相关的文章呢,他在机构销售里赚的钱不比在投行差,而且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像是长时间加班和出差状况就没有多少了。
机构销售这两年的要求也在升级,都要求海内外重点院校金融、经济、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具备扎实的金融市场知识,对宏观市场、各个行业及重点标的有足够广的涉猎。
不过,对学校的要求、性别上还没有投行那么严格。
四、最后
不管你在什么岗位,还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才好,不仅要考证,而且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实习,最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内卷确实已经足够费心费力了,现实中分析情况,我们不用强迫自己去卷机会渺茫的投行。
找实习时不要给自己设局限,有个大致方向就可以。当机构门槛比较高,实习留用的机会也不多的时候,不是一定要在一条路上和“卷王”们卷到死。
了解其他岗位,匹配自身能力和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岗位,同样可以有一番作为。
在牌桌上,才有选牌的机会。
如今的市场环境困难重重,金融领域也不例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选择就会变得一无是处。在这个行业中,金融机构如券商仍然是相对稳定的选择。
尽管环境严峻,但只要你能坚持留在“牌桌”上,你就有机会拿到一手好牌。
就像在博弈中,坚持留在牌桌上意味着你依然有机会。低谷并不是永恒的,而是暂时的。只要你坚持不离开牌桌,就能够迎来逆转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