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20岁的富察·傅恒凭借着高贵出身和皇帝小舅子的身份,初入仕途便被任命为正六品的蓝翎侍卫;乾隆十二年,傅恒被任命为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官职一品。短短7年时间内,傅恒连升5级,足以看出乾隆皇帝对其的恩宠和厚爱。
乾隆十一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举兵造反,清廷派兵镇压,但被朝廷派去平乱的清朝名将张广泗和领班军机大臣钮祜禄·讷亲接连受挫,让朝廷丢尽了脸面,随后张广泗和讷亲被乾隆皇帝痛下狠手,接连处死。但大金川的战争仍在继续,并一度出现了缺少领兵将领的尴尬局面。就在这个时候,担任议政大臣的傅恒主动请缨,向乾隆皇帝请旨前往弹压,并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平定了大金川叛乱,当年,傅恒刚满30岁。傅恒因功被封一等忠勇公。
乾隆十九年,准格尔汗国发生内乱,乾隆皇帝准备对其发兵平定。准格尔汗国在首领阿拉布坦时期曾经数次挫败雍正时期的清军部队,这让当时的朝臣心有余悸,都不太支持对准格尔用兵。时任军机大臣的富察·傅恒可不这样认为,力排众议上奏皇帝,请求对准格尔用兵,并给于充分理由说明。乾隆皇帝龙心大悦,任命傅恒制定用兵方略和具体军务工作。乾隆二十年,准格尔之乱被清廷平息,朝廷论功行赏,对于主张用兵、一力承当军务和用兵方略的富察·傅恒再次授予一等公爵位。可是,这一次,傅恒说什么也不接受皇帝恩赐,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皇帝收回成命,甚至苦痛流涕也要辞掉这巨大的恩宠。
那么,在平定准格尔之乱中居功至伟的傅恒为何再三推辞一等公爵位呢?为何第一次获封的时候,他不推辞就安然接受呢?
1、傅恒在乾隆十四年已经被封为一等忠勇公,这次是第二次晋封,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恩宠。历史上“功高盖主”而被皇帝除掉的例子屡见不鲜,出身官宦世家的富察·傅恒不可能不知道这第二顶一等公爵位帽子后面代表着多大的危险。在清朝,一等公是除皇室宗亲爵位外最高爵位,也是皇帝恩赐臣子最大的封赏,一次晋封已属不易,第二次晋封也就乾隆皇帝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帝王能够干出来。可是对乾隆皇帝甚为了解的傅恒知道,乾隆皇帝恩赏臣子很大方,处理臣子来也是毫不手软的。有了战功赫赫的张广泗和位极人臣的钮祜禄·讷亲做例子,第二次的晋封,他是万万不敢再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