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米方杰
在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三磨所)院内,厚重的岩石基座上摆放着一台涂着金色油漆的“六面顶压机”,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透过围墙,几位从此路过的中学生正好奇的阅读着基座上有关该压机的介绍。
50多年前,正是这台压机将柔软的石墨在上千度高温中“千锤百炼”,制成了世界上硬度最高的金刚石,作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让中国制造的“工业牙齿”由此锋利起来,开启了河南乃至中国的超硬材料产业,也为河南培育钻石产业的兴旺发达埋下了种子。如今,全世界的超硬材料90%在中国,全国超硬材料80%在河南,拿捏着全球超硬材料的命脉,河南又将如何领航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呢?
突破“卡脖子”技术,郑州成为中国超硬材料发源地
每次从矗立在办公楼前的这台压机前经过,郑州三磨所综合管理部部长刁银艳心中都会不由自主的升腾起敬仰之情。这是因为作为我国超硬材料工业发展的见证,这台“功勋压机”早已成为了引领历代三磨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人造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及制品被称为“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不管是机械加工、地质勘探、石油开采、冶金,还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光伏与电子信息等领域里的各种高难材料加工难题,在它面前都迎刃而解。而最初我国工业用金刚石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在精密制造和国防工业方面经常被“卡脖子”。
“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卡脖子,”据刁银艳介绍,成立于1958年的郑州三磨所,是我国磨料磨具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自建所伊始,就倾力于推动我国磨料磨具、超硬材料及制品工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付诸多年努力研发出的这台压机,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合成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也彻底改变了世界人造金刚石产业发展的格局,为中国超硬材料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装备基础。
记者了解到,随后的30年间,这台压机共合成金刚石约150万次,中国合成金刚石产量迅速跃上百万克拉级别,郑州也奠定了自己在超硬合成材料领域的产业积淀与地位。而继生产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后,郑州三磨所又先后生产出第一颗立方氮化硼等一系列填补国内空白的超硬材料制品、行业专用生产和检测设备仪器,而郑州也郑州由此成为了中国超硬材料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