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料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从开始的不为人知,到如今的广泛渗透,俄料也经历了它在中国的特殊之旅。
上世纪90年代初,翡翠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只有极少数人收藏白玉,玉的价格非常便宜。那时候,俄料、青海料不仅没有出现,连听都没听说过。到了上世际90年代中期,白玉的收藏热渐起,1994年左右,俄玉开始以贸易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一些卖家开始将和田玉、俄料混在一起卖,让人真假难辨。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青海料也出现了,更多地被用来冒充和田玉的山料、山流水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玉器市场中的一线经营者和玩家是最先接触到俄料的先驱,这些白玉与新疆和田玉非常相似,但怎么看就是感觉不太对头,好像总是有点说不出的感觉,而这种白玉其实就是和田玉俄料。通常的俄料达不到新疆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籽玉的质量,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一般收藏者必须完成两者的区分和辨别。至于个别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料,它被收藏者认可,不过那是应另当别论的特例。
从玉质来看,普通俄料颜色很白,不输羊脂白玉,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料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新疆和田玉籽料,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毡状,油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