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河北清河县东高庄村及周边多村的一些羊绒生产厂家存在“以次充好”“虚标羊绒含量”等造假行为。在这些厂家手里,羊毛甚至是兔毛、兔绒经过洗涤等工序后摇身成为“纯羊绒”。所谓的羊绒含量标签更是“爱写多少写多少”。
从调查情况来看,所谓的羊绒制假技术实在是无甚“含金量”可言:一些是厂家拿便宜得多的羊毛、兔毛来冒充羊绒,一些干脆就是通过三无柔软剂洗出“羊绒衫”,“即使不含羊绒的衣服,也能洗出和纯羊绒一样轻柔顺滑的手感,一般消费者看不出来”。
羊绒制假现象之所以存在,当然不能只怪消费者贪便宜或没有“火眼金睛”。当地一名村干部称:“清河县羊绒山寨货太多,没有自己的设计”,这其实是结果也是原因。一方面,正因为山寨货太多,一些厂家和单位从中尝到了“甜头”,所以当地对这种造假产业也就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依赖,要严加监管难免有点投鼠忌器;另一方面,因为监管的“高抬贵手”,制假也就变得更为肆无忌惮,引发市场的恶性竞争,自然就更少有厂家去思考“设计”的问题了。
要知道,羊绒制假有着多个环节,随便哪个环节监管能够“硬起来”,造假产业恐怕都不至于会形成如此大的声势。从某种程度上说,“羊绒之都”的造假现象和此前被媒体曝光的“鞋都”造假产业一样,其实质都可以归咎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困境。
由于技术、资源便利和商业氛围,一些地方率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这其实是一种难得的比较优势。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发展的背后不可避免地会催生市场短视和粗放竞争,造假、高仿链条的出现带来假货与正品“齐飞”的现象,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这种躲在正品背后的造假行为会进一步形成一种产业繁荣的假象。所以,一些地方部门也就可能因此“睁只眼闭只眼”。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为地方发展埋下了隐患。随着消费升级和外部市场监管趋严,假货的生存空间必定越来越小,随之带来的便很可能是地方经济的转型之痛。
因此,面对“心知肚明”的制假现象,地方政府部门必须要“痛定思痛”,及时斩断制假链条,并以此推动地方产业的整合与升级。从报道来看,尽管说“个体户很难监管”,但是,绒含量标签“爱写多少写多少”,“三无”产品和明显违规的家庭小作坊公开化销售、运转,“难监管”和“有没有监管”恐怕是两回事。
被假货所笼罩的地方特色产业终究难以走远。套用“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拿出必要的勇气和智慧与制假、售假及时告别,无异于“自砸招牌”,从中所获得的“好处”也终究是要“还回去”的。当然,这仅仅是基于地方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谈,从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讲,严厉打假更是地方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