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走街穿巷的小贩,可谓三百六十行,其中还有一种染衣裳的行当,可能是现代人想象不到的,以上“染衣裳”就是摊主的吆喝声【不知为什么这里的“染”,发音nie】。那时的家庭主妇都很持家,由于一般家庭经济收入有限,所以一切开支能省则省,染衣裳就满足了这部分市民的需求。经过师傅的手,不但改变了旧衣服原有的颜色,而且像变戏法一样,顿时变成了“新衣服”。
推到弄堂里染衣裳的车非常简单,一部板车,上面是两只煤球炉,炉子上两只白色的搪瓷水桶(这类水桶大概足有两、三百升之大)。师傅头颈里挂着橡皮的围腰,还穿一双高统套鞋。最显眼的地方是在染色时,他手里拿的两个粗得像鼓槌一样的黑色木棒,这是用来搅拌衣服的。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染衣所用的溶液浓度高,所以有一定的腐蚀性,木头被强碱腐蚀后,表面就像被火烧焦了一样。
过去从事漂染行当的,有许多是浙江绍兴人。所以评弹中的说书先生有一句戏言:“偌尽管拿颜色拿出来好嘞,伢屋里是开染坊店格!”意思是随你使什么手段,我绝不会有半点惧怕。其实染旧衣服的颜色,真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色彩丰富。由于只能将深颜色覆盖在淡颜色上,所以在旧衣服上染色就只能染成深色。最常见的有黑色,深藏青和深咖啡几种。小时候我妈妈自己动手给我染过一次衣裳,想来成本(染料)一定更加便宜,而且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除了溶液的浓度,染色时的火候(水温),还有就是适度的搅拌。不过与师傅相比毕竟还是有差别,我记得妈妈给我染的衣服,仔细看就会发现有些地方深,有些地方淡。我想毛病可能就出在搅拌这一道程序上,没有经验的妈妈自然不知道如何掌握搅拌的时间和频率,还有在搅拌中要将衣服翻身,让折在里面的部位翻到外面去,这样反复翻动好几次。
从前的正规洗染店,专营洗烫和染色,最有名的就是在静安寺的老字号——“正章”。这些店里还有一项特殊的专业,就是“织补”(通俗讲就是补洞)。织补的对象可以是毛料,也可以是棉布,甚至丝绸。经过织补无论是颜色,还是花纹都跟原来的料子一样,几乎可以乱真,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民间手工艺,现在可能也将面临失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洗染行业也大大萎缩,尤其是染色的业务。大街小巷里还能见到洗衣店(干洗店),但大多数都已成了个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