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钱江晚报记者见证了一场“艰难”的比赛。在杭州采荷中学新生军训现场,初一新生们比赛系鞋带。原本以为,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知道,竟有三成学生不会。好多孩子怎么都无法把解下的鞋带正确地穿回鞋帮的小孔内,女记者忍不住上去帮忙。
三成初一新生不会系鞋带,动手能力如此之差,难免让人大跌眼镜。据报道,叠衣服的成绩更差,只有两成学生完全达标。
但也别过于大惊小怪,这种情况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现实中,孩子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部分孩子不会系鞋带、叠衣服并非不可理解,但应引起重视和警惕。
无独有偶,去年12月,也是在杭州,某小学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个实验,指着白蜡烛问三年级的孩子认不认识,结果全班95%的同学不知道这是什么,甚至有的孩子说是塑料条。老师讲台上划根火柴,胆小的女生竟吓得逃出教室……
上述情况,无不在告诉社会——孩子们缺乏生活常识,基本劳动技能匮乏。
事实上,孩子生活技能匮乏问题早就存在,只是在劳动教育被全面纳入培养体系的今天,这个短板凸显出来。当然,孩子缺乏劳动技能,家长的责任会更大一些。以系鞋带为例,孩子们不是学不会,而是根本没学过——家长要么代劳,要么给孩子选择没有鞋带的鞋子,导致孩子失去了学习系鞋带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某些家长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尽管孩子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但任何知识都要用之于生活,一旦孩子们过度注重学习成绩、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可能会失去很多生活乐趣和生存技能,甚至将来可能成为“巨婴”,现实中类似教训并不少见。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今天,学校无疑应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但这还远远不够,从很大程度上讲,家庭才是培养孩子劳动意识、提升孩子生活技能的“主战场”,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先从家长抓起。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