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冠状病毒”来袭,人心惶惶,国家更是将其按照甲型传染病对待。
医院、药店口罩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那口罩有没有效?口罩又该怎样佩戴?
目前常见的口罩有3类,即医用防护口罩(俗称“N95”)、外科防护口罩及普通医用口罩。
01 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定义是“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240±60n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
简单理解就是:符合N95标准的口罩能过滤直径240±60nm的微粒。
02、外科防护口罩符合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240±60n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
在规定条件下,对平均颗粒直径为3000±300nm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
03、普通医用口罩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于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简单总结一下: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直径240±60nm的颗粒;
外科防护口罩能防护95%的直径为3000±300nm的颗粒,对直径240±60nm的颗粒仅有30%的防护效果。
下面再简要介绍一下冠状病毒:
通常冠状病毒颗粒直径约60-220 nm,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或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死。
但引起本次疫情的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尚无法判断病毒来源及传播方式。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即使是防护级别的口罩也无法完全阻挡病毒的进入。
万幸的是,病毒是附着在呼吸道飞沫中的。下图是咳嗽跟咳嗽时产生飞沫颗粒大小的情况。
大直径的飞沫由于重量大,很快落地,只有直径≤5μm(5000 nm)的飞沫在空气中飞舞超过40 cm。阻挡这些飞沫,外科防护口罩就可以了。
但要说明的是,当口罩打湿或使用超过4小时,就基本失去防护作用。
提醒大家: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比戴口罩更重要。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不解释,直接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