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相机器材编辑,很少有摄影师能够和你聊那些非常深入的技术问题,但杨延光是个例外。他能和你从宾得相机的性能聊到HOYA对宾得的收购历史,从宾得镜头SMC镀膜的熏蒸技术聊到镜头的色散是由于晶格内原子的振动频率不同而导致。作为理科生的我往往也会被他搞得一头雾水,但我依然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
图/文:刘酸铜
8月份的北京气候相当闷热,天空飘着的小雨让空气愈加粘稠。我约好了和杨延光在他位于百子湾的影棚见面,在此之前已经和他有过无数次工作的交集,每次在谈论起摄影器材的时候杨延光的话题永远是围绕着宾得相机展开。但这次我想试着跳出编辑的角度,看看这位对器材近乎于偏执的摄影师的一天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杨延光在和助理进行拍摄前的试光
今天的拍摄是《GQ》最新一期的美食栏目,如果你对杂志上每篇文章的作者有兴趣,或许你可以经常在《GQ》上看到杨延光的名字。因为在此之前的7年中,杨延光持续不断的为这本刊物拍摄着美食、美酒、手表……
我到达影棚的时间大概在上午10:00左右,此时杨延光已经和助理开始了搭建拍摄环境、灯光布局。在这之后的3个小时中,杨延光的影棚又陆陆续续的有杂志编辑、拍摄模特、品牌公关等人进进出出,虽然已经对拍摄做了充分的规划,但是大量需要拍摄的内容依然容不得耽误半点时间,每个人都像是被上了发条的钟,紧绷而又秩序的忙着自己手头的工作。
杨延光对我说:这已经是这个选题的第4天拍摄了,一共4张的照片大概拍摄了3个半天时间。因为这次拍摄涉及到8个酒店的近46道菜肴,他需要先往返酒店拍摄美食的主体,然后再棚拍对应的餐具,最后将它们合成。这对任何一个摄影师和编辑都是一向浩大的工程。
工作室中的灯光设备,金属搁置板已经被它们压弯
准备工作还算顺利,只不过大家都稍显紧张,因为中午12:00还约好了要到北京康莱德酒店补拍一套阳春面的套餐。上午要先抢着时间拍摄一张手模入镜的照片,杨延光需要不断的调整桌面的餐具位置、模特手部姿态、产品露出的角度、灯光的效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