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复杂的场景中,总是一会想拍摄静物,一会想拍摄运动物体。为了让初学者更容易,有的相机会提供混合对焦模式,根据您的拍摄对象是静止还是移动,自动在单区域对焦模式和连续/AI 伺服对焦模式之间切换。这种混合模式在尼康相机上被称为“AF-A”,在佳能相机上被称为“AI Focus AF”,如果您发现难以在 AF-S 和 AF-C 之间不断切换,可以作为默认的自动对焦模式相机模式。这时,单击相机屏幕,可以进行单点对焦,避免焦点乱跑。
这一点对于几乎没有什么自定义按钮的入门级相机来讲,可能更加重要,因为你没办法快速切换对焦模式,每次进入菜单选择的话,太影响效率。
但是,一些相机还配备了特殊的“自动对焦”模式,它会查看整个场景并尝试聚焦在最近的物体上,或者相机认为重要的物体上。我建议大多数初学者避免使用此类模式。最好通过将焦点移动到相机应对焦的位置来控制相机的准确对焦位置。
您可以通过切换到单点 AF 区域模式来实现这一点,一旦您在取景器中有一个要移动的点,您可以在您的主题/感兴趣区域的框架内移动该焦点,或者将您的主题移动到焦点:

(都看到这儿了别忘了点赞、关注啊亲们)
最佳测光模式:矩阵/评价测光、或者多重测光
虽然您的相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测光模式,例如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矩阵/评价测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好默认使用矩阵/评价测光,也就是大多数相机的第一个测光模式。因为它会考虑整个场景,通常在曝光你的主题方面做得更好。

镜头的最佳光圈选择
镜头光圈不仅会影响拍摄对象与前景和背景的空间感,还会影响实际穿过镜头的光线量,光圈会影响图像清晰度和景深等因素,所以这就是为您的主题和拍摄环境选择最佳光圈。
- 暗光下不要为了保证景深而导致虚焦。因为景深可以通过后期微调,但虚焦几乎是一张废片。上文中我也建议新手,甚至老手是可以优先选用光圈优先拍摄的。但在使用光圈优先模式的情况下 ,大多会在意景深。但是,在暗光环境下,发现在已经调整到了可用的最大iso,且快门速度也达到了最低时,调大光圈来满足曝光率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毕竟主体清晰 背景虚化,比图像虚焦更容易让人接受。此外,您还可以选择稍微往后撤退,在距离主体更远的地方拍照,后期进行适当裁剪。或者使用短焦距拍摄,短焦距可以减轻光圈的虚化影响,这样一定程度也能保证拍摄到更加清晰的主体和背景。
- 拍摄广阔的风景,在保证正确曝光的同时,务必记得将光圈调小。比如F5.6以上。只有小光圈才能保证大的景深。这是常识。
- 每个镜头都有成像的最佳光圈值,或者说一个最佳的光圈范围。在这个最佳光圈范围内下,成像是相对最清晰的。一般情况下,大多镜头的最佳光圈范围是收缩2档至F8.0之间。当然,会因为镜头的制造工艺,价格水平有所不同。好的贵的新出的镜头,会尽可能地在更大的光圈范围内成像清晰。这也是“有钱真好”定理所在。
- 人像摄影的常用光圈不一定是F1.8、F1.4、F1.2这类的大光圈。这样的确能最大化的虚化背景来突出主体,但也不是必须如此设置才是拍人像的最佳选择,要考虑主体的清晰范围和是否最大光圈下该镜头成像质量满足自己的需要。必要时,可以选择收缩1档来保证画质。特别要注意大光圈造成了图像边缘黑影现象。
至于选择多大的光圈拍摄您的主体,以上是通用的经验之谈。每个人的审美、意图不同,也会造成在相同的场景中使用不同的光圈。因此不必纠结使用多大的光圈才是“最好的”问题,要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越来越使用好光圈这一重要因素。

最佳快门速度
就像光圈一样,最佳快门速度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要捕捉的内容。例如,如果您的目标是拍摄梦幻般的瀑布照片,则需要使用可能持续数秒的慢速快门,以使流水显得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