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形消费陷阱到赤裸裸地捆绑式消费,苹果,有多会玩配件营销?
最近,黑马看到一则消息,甚是欣慰。
9月6日,巴西政府下令让苹果公司停止在该国销售没有配备充电器的iPhone手机,称该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不完整,并对其处以约238万美元的罚款。
有一说一,黑马觉得,巴西这盘是支棱起来了。
巴西发布禁售令不久,苹果也做出了回应:不带充电器,是为了更环保。
苹果称,充电器利用到了大量的锌和塑料,将其剔除,减少了200万吨碳排放。
乍一听,苹果还挺环保大义。
细一想,这不妥妥“流氓逻辑”?
不带充电器销售,并不意味着手机不需要充电。充电器是手机的必需配件,但是它又不免费随手机配备给你。那能怎么办?单独买呗!
一起来看看苹果的原装充电器价格。
最便宜的充电器插头就要145元,而无线充电器直接冲破千元。好家伙,从100多到1000多,苹果为大家的钱包考虑得真“周到”。
而且,买了手机就要买充电器,其实充电器的生产量所受影响不大,该生产多少照样生产多少。
结果就是,大家得到的东西也和以前一样,但是钱却莫名其妙地多花了一笔。环保效果没达成,苹果圈钱的目的倒是完美实现了。
而且如果苹果真为了环保,为什么不把Lightning接口换成USB-C接口呢?大家的数据线都是通用的,更环保。
苹果打着环保的口号,不给手机配备充电器的做法,早在2020年苹果发布iPhone 12系列时就开始推行,之后更是引得行业内发生了“充电器变革”,许多手机厂商纷纷效仿,新机中不再配备充电器。
虽然大家都觉得不妥,该做法也自此陷入了舆论争议。但像巴西这么勇,直接给苹果下了禁令,黑马还是第一次见。
但苹果会放弃这种将充电器消费转移至消费者头上的“降本增效”方式吗?
显然不会。
刚刚发布的苹果14系列也没有配备充电器,就等着大家去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