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未能颠覆的领域还有很多
再回到2013年下半年,根据雷军当时的计划,小米会在5年内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复制小米模式,来打造各个细分市场的爆品硬件,并跟小米手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小米的安全感。
当时小米投资生态链企业的逻辑主要聚焦在市场足够大的特定领域,这也意味着市场相对成熟,小米通过互联网模式,单点聚焦打造爆品,并通过高性价比,薄利多销的策略来占领市场。
当时小米联合创始人、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曾谈及过衡量已经成员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单品年销量没过100万台就是不及格。
也正是在这一理念驱动下,小米手机、小米路由、小米手环、移动电源等均成为颠覆性的爆品,累计销量均达到千万,成为特定市场的核心玩家。但是除了以上几个特定领域,小米近年再难在一个特定市场快速拿下千万级别的销量。
尽管包括米家摄像头、VR眼镜、扫地机器人、电饭煲、汽车后视镜等均取得不错成绩,但是却谈不上行业的颠覆者或者主导某个细分领域。
比如在扫地机器人市场,小米凭借1699元的性价比确实拿下单品年销量百万,小米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在2017年这一细分市场排名第三,前面是科沃斯与iRobot。但面对科沃斯近50%的市场份额,仅有约10%市场份额的小米似乎仍扮演一个跟随者的角色。
▲数据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
再比如鱼龙混杂的汽车智能后视镜市场,小米也并未对这个行业带来太多颠覆。2017年上半年小米生态链企业板牙科技推出一款后视镜产品,但目前为止并未对外公布销量。据熟知行情的业内人士介绍,可能销量并不大,只有数万台量级。这一市场较大的玩家有捷渡、云龙、威仕特、车易拍等,小米也未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后视镜市场也并未获得太多关注。
此外,在儿童故事机市场,小米在2016年6月推出米兔智能故事机,到2018年3月,米兔用了近两年时间才实现了100万销量。但是儿童市场是一个更加IP化的市场,品牌众多并且分散,在大约两三千万的故事机市场中,火火兔、科大讯飞、360等也相继推出智能故事机,小米米兔也远谈不上主导地位。
结语:小米模式的盲区小米模式 成熟特定市场的玩法,确实为小米生态打造了一款又一款爆品,小米生态也在更多行业推动产品价格的平民化。但小米模式绝非万能。
一方面表现在需要深厚积淀的大家电领域,传统家电厂商具备坚实的技术储备、牢固的线下渠道,以及长久的品牌影响力,都非小米模式可以一朝一夕就可以突破的。
另一方面,在前沿技术领域,比如对技术储备与研发实力要求很高的无人机、AR/VR、机器人等,小米模式似乎发展的也并不理想,面对行业老大坚实的技术能力,小米产品仍不能望其项背。
看待小米生态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在看待它打造一个又一个爆款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不可逾越的那道坎”。对于其他硬件企业而言,还是要构建自身产品的核心优势与差异化,而非盲目打价格牌,学习小米的产品模式。同时对小米来说,生态链模式推进5年之后,还能否持续产生像手环、空净、移动电源、路由器这样的千万级升至上亿出货量规模的爆品,是验证其模式生命力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