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CRPG 通鉴》主编菲利佩·佩佩(Felipe Pepe)的个人博客,由 indienova 取得授权并译制发表,原文链接见文末。由于原文篇幅较长,本文将分为(上)(中)(下)三篇发布。
原文作者:Felipe Pepe
译者:林昳
已经有许多文章写过虚拟世界的历史,但多数都聚焦于 MMORPG。如果要详细阐述这个主题,恐怕需要写一本非常厚的书,所以这篇文章将作为一个概览的时间线,串联起具体发生了什么、标志性的名字,以及你在哪里可以获取更多信息。
一、最先诞生的虚拟世界在 20 世纪 60 年代及 70 年代初,我们还没有家用计算机。只有大学、研究中心和大型公司才买得起电脑——足有一整个房间大小的大型机器。大多数计算机通过插入打孔卡纸(perforated cards)来控制,也没有显示器,只有显示你所输入命令的反馈结果的打印设备。
然而,其中一些计算机却远超它们身处的时代。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在 1968 年进行了传奇性的“所有演示之母”(Mother of All Demos)展示,内容是自己使用鼠标和窗口化的用户界面,点击超链接,通过在线视频会议与同事聊天,并共同编辑一个在线文本。
这是在 1968 年!家用计算机直到 80 年代中期才有鼠标!
柏拉图(PLATO,不是那位希腊哲人)这样前卫的计算机就包括柏拉图(PLATO, Programmed Logica for Automatic Teaching Operations,自动教学用编程逻辑),是一个搭载了“操作友好”的终端的系统,为高校学生的虚拟课堂教学而设计。
1972 年推出的第四代柏拉图系统,甚至能够支持基于矢量的图形、触屏界面,并能连接阿帕网(ARPANET),一个在美国大学、研究中心及国防机构中使用的前互联网网络。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使用柏拉图终端的高校学生
学生们很快就发现这套系统能用来设计游戏,于是,《帝国》(Empire,1973)和《宇宙飞船模拟器》(Spasim,1974)诞生了。《帝国》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游戏支持 30 名玩家同时在一个俯视角(top-down)的太空竞技场中战斗,向对手的飞船开火,为夺取星系控制权而战——这一切竟然在 1973 年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