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课本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一个叫做范进的读书人,也许是脑袋不开窍的原因,参加科举多年依然没有太大的进展,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中年。
可是突然有一天,范进却被宣布高中举人,兴奋的范进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中举人的快乐,就因为兴奋过度,暴毙而亡,这件事一度成为很多人学生时代的笑料,可仔细的学习过历史后才知道,当年范进的遭遇一点都不夸张。
科举的难度要想知道范进中举的真实状况,需要从中举的难度来判断,有的人说古代读书人少,所以古代的科举要比现代的高考简单,可事实上,古代科举的难度是超出现代人想象的。
现代高考虽然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依然有几百万的大学生被录取,即使将范围缩小,仅考虑211等知名高校,每年的总录取人数也超过了50万,但科举不同,如果将高考等同于殿试的话,每年的录取人数不超过一百人。
而且古代的科举并不会分数制,不会因为每年的考生与题目难度去改变录取分数,古代的科举是排名制,每次科举,永远按照名词高低进行录取,不管今年有多少人,录取的只有那么几个人,非常的残酷。
对于现代考生来说,古代科举最可怕的一点并不是题目的难度,科举最大的难度在于年龄,科举是不限制年龄的,这是和现代高考最大的不同。
现阶段,高考基本上是不允许复习生出现的,但是在若干年前,高考中的复习生有着非常高的分量,每年的录取人尤其是知名高校中的录取人数,复习生占比非常高,如果不是天资卓绝的应届生,甚至连二本都考不上。
但现代考生所面对的,不过是复习一年或者两年的高考生,复习时间超过三年的高考生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但在古代科举中,考科举几十年的大有人在,民间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参加科举,很多你没接触过过的书籍,人家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说完了人数上的差距,接下来就是天资上的差距,现代高考生所面对的,仅仅是分数而已,不管你身边有多少学霸、大神,和你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大家可以在不同的层次竞争,但是在古代,所有人都在同一个高度竞争。
这就意味着在参加科举的时候,你的身边几乎全部都是来自各个地区的学霸,如果你学习能力很强,来到了京城参加科举的的最后一步,那么恭喜你,你将面的全国最优秀的学子,你的身边全部都是各省的高考状元、竞赛金牌得主,其中的压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