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讲述修身养性与处世之道的书真不算少,不过大浪淘沙后,能留下来不过寥寥。就像曾在一段时间里大火的鸡汤文,终因华丽与煽情之语难以掩盖思想的苍白,被批为“毒鸡汤”,避之唯恐不及。《菜根谭》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三大处世奇书,而《菜根谭》居于首位,它到底“奇”在哪里?
《菜根谭》(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围炉夜话》(中华经典藏书)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藏书)
书名“奇”,取名有讲究
《菜根谭》中的“谭”,其实就是“谈”的意思,属于同音假借,这跟我们熟知的《天方夜谭》中的“谭”是一个意思。我们知道,给书取名是一门学问,要尽量能吸引眼球,而用菜根这常被丢弃的“无用之物”作书名,难道有什么玄机不成?
关于《菜根谭》这个书名,还真有讲究。目前流行的解释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种来自北宋“临川四才子”之一汪革的说法:“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如果一个人连苦涩的菜根都能咽下,又何愁干不成事业呢?显然,这是一种很励志的解读。
一种来自洪应明的好友于孔兼在《菜根谭题词》中所说:“‘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于孔兼的这番话,可以将之理解为替《菜根谭》一书打的广告,中心意思就是说,这本书的作者虽然遭遇坎坷,但能够坚持操守,历经磨难而不改初心,这本书就是他历经坎坷之后用心栽培与浇灌的“走心”之作,值得阅读。
还有一种“性定菜根香”的说法。它是乾隆三十三年(1768)三山病夫通理(这应该不是一个人名,将之理解为某人的代号就可以了)提出的,他认为菜根属于弃物,它的香味非心性坚定者不能得知,就如同这本书一样,常被人忽略,只有静心把玩者才能领会其深远的意旨。
看完以上的几种解读,再看《菜根谭》这个书名,也许就有了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遭遇“奇”:冷热两重天《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人对它知之甚少,这本书也只能在“残经败纸”中蒙尘。而著者洪应明,学者虽经多方考证,也只得到了有限的信息: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四川新都人。年轻时曾到南京寻求仕途发展,与袁了凡、冯梦祯、于孔兼等人都有交往。由于仕途不顺,遂冷淡了追慕尘世功名之心,晚年隐居,崇敬仙佛二道。著有《仙佛奇踪》与《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