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味中药叫做黄芪,相信对中药有一点点了解的人就会很熟悉它,作为中医里面补气药中最常用的一味药,名医李时珍称之为“补药之长”。其药用历史已经有两千多了,《神农本草经》评之为上品。
中药故事黄芪名字的由来颇有一段值得称道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乐善好施的老人,叫做戴参,他精于医术,尤其擅长针灸之术,平时周围贫苦百姓请他看病,他就把平时自己上山采摘的草药送与他们,分文不取,所以很受大家爱戴,因为老人形体消瘦,颜面蛋黄,人们尊称他为“黄耆”(音同黄芪,耆为老者之意)一日上山采药的时候,正碰到一个孩,贪玩不注意,竟然挂在了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树枝上,眼看树枝摇摇欲坠,老人家不顾自己年迈体衰,竟然徒手攀爬悬崖,将小孩托举上了地面,而自己却因体力耗尽,跌落悬崖。老人去世三年后,墓边生长出一种高大的绿植,羽状复叶,人们把它的根采来入药,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之功,至此以后,就把这味中草药称为“黄芪”。
形态特征及分布黄芪有13-27片长5-10厘米的羽状复叶,叶柄长0.5-1厘米;叶片上面为绿色,较为光滑几近无毛,下面附有白色柔毛。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黄芪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这种土质下的黄芪药性质量比较差。另外,种植黄芪时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可以入药的黄芪一般为三年生,第一年它只长茎叶,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产籽,等到第三年才可以收获,现在很多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会依靠多用化肥促进生长,当年就采摘,这种黄芪看起来个头大,其实药效很差,另外黄芪也不是长的越久越好,一般来说,三年以上不收,它的根茎容易木质化,就是长成木头了,药效会急剧流失,还会长出黑芯。
中药里面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道地药材”,它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区上长出的药材,相比较而言有比其它产地更好的品质药效,关于黄芪产地的记载,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里,“黄芪生蜀郡山谷”,当时名人陶弘景说“第一出陇西(现今甘肃东南)”,及至唐代,宁夏,陕西地区黄芪药效更好,而蜀汉之地,已经不再采用了,转至宋代,黄芪多采自陕西和陕西,黄芪产地以甘肃,比至清代以及现在,《植物实名图考》认为,“黄芪有数种,山西、蒙古者最佳”,这也和现在的黄芪主产区一致。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后,在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上,将甘肃定西的黄芪认证为“地道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