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二年,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发表,这部小说共三卷一百二十万字,成为新中国继《创业史》之后农民文学的绝唱。
《艳阳天》的主题是什么?就是通过刻画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生的广大农民在大风大浪中成长为充满蓬勃生机的新生力量。这力量,支撑着新中国走完了那段荆棘艰苦的峥嵘岁月并使祖国完成了工业化的建设任务,为今天的复兴与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党、政府、人民没有忘记浩然的贡献,在二零一九年九月二十三日,《艳阳天》入选“新中国七十年七十部长篇小说典藏”。这是对新中国历史的崇高致敬,也是对已故文学大师浩然的深切缅怀。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但是,在封建文人与“公知”们心中,写作就是个人立身扬名的手段与“表现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捷径”。
无论是在历史或现实中,才华横溢的作家比比皆是。
浩然的伟大就在于把个人命运与才华献给了国家、社会与人民并始终如一,在讲奉献的年代他把全部稿费上交国家,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中他不忘文学的使命与担当,拒绝南方某饮料厂老板的一百万广告酬金。
浩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文人风骨,完美诠释了什么是贫贱不移,富贵不淫。
《艳阳天》写的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浩然也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了时代洪流中,这是那些自命清高,希望通过我欣赏就能写出唯美主义珍品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文人们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