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诗歌作为语言的黄金,其对情感、意象的传神表达,是其他文体无法比拟的。遇见一个好诗句,带来的精神享受,是很多人都能真切体会到的文学时刻。
李少君
但提到读诗,尤其是新诗,有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看不懂”。其实,好的诗歌往往不需要读者具备特别的专业的知识,就像聆听交响乐也不一定非要懂才能get到美和意义。当然,阅读、欣赏诗歌之美,还是需要读者有一定的人文审美准备。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如何切实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呢?关于这个问题,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有诗歌界“国刊”之称的《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李少君。
“如果你想做一个诗歌的好读者,不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李少君说,“喜欢一首诗,主要是一种心灵的相契,是隔空的知音。比如说,当你读一首诗,里面有几个句子特别打动你,或者整个诗的美好氛围,或者一种趣味打动你,你就可能喜欢上一首诗。当然,什么样的诗歌,能打动你,这当然也跟你本人的修养、兴趣有一定的关系。比较专业的读者还会对诗人的创作背景,当时的诗歌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这些不是必须的。最关键在于你的心,要对天、地、自然万物、他人的悲喜有所敏感、共鸣。”
诗乃心之声。诗人是孤独的,但诗作却可以像长了翅膀一样寻觅它的读者。关于诗歌与知音,李少君提到一个说法,“无限的少数人。一个诗人,他的读者在其所处时代,可能并不是最多的。但是一代一代,总有一些特别热爱他的读者。李商隐就是这样的诗人。”如何提高诗歌审美的眼力,在李少君看来,“没有特别的绝招。只有多读。读得越多,你就能通过不断的阅读比较出来不同点来。寻找你喜欢的诗,这个过程本身也很愉悦。”
开卷有益。这固然没错,但一个成年人处在当下这个的社会节奏,要博览群书,也不太现实。李少君也深有感触,他的应对方法是,“以自己感兴趣的某个课题为切口,进行专题式阅读。”比如某段时间对某个人的作品感兴趣,除了读其作品,还会把关于这个人的相关研究著作,都会找来看。”近段时间,李少君对宋明理学很感兴趣。他先从哲学史的角度去读,然后在宋明理学家里面选两个,最感兴趣的周敦颐、王阳明。“这样读起来就会深入。而且因为你正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就比较容易读进去。”
当下社会节奏匆忙,读书需要抓紧时间。李少君在自己随身带的包里,随时放着一本当下想读的书。“这个很重要。就是说,你可以在任何时间,比如等一个朋友,坐飞机,坐地铁,你随时可以把它找出来看一看。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诗词,过一段我都会重读。”他也不排斥手机阅读,“如果使用得当,手机其实也可以帮助我们随时随地阅读。“比如你专门去找一本杂志,可能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但是用手机可以很快搜索出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