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你》昨晚正式在大陆迎来大结局,作为《想见你》的死忠粉,我每次更新都牢牢跟进进度,这次终于迎来大结局,可是心中却留下很多的疑问:另一个李子维——王诠胜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为什么看懂了但有的台词和情节觉得晕晕乎乎的不能理解?……这让我总觉得这部电视剧不够完整,让我觉得我还没看完这部剧。
原来,大陆删减版《想见你》把王诠胜是同性恋的情节给删去了,而且因为王诠胜本来的剧情就少,所以一删这个悲剧人物就彻底没有了。
所以,大陆人是不是看完了觉得更偏向圆满式结局,看到的是黄雨萱的开朗外向,她甜甜的爱情,想要成为像她一样的人……而台湾人会不会更多关注的是像孤僻内向的陈韵如,同性恋的王诠胜这样的人,更多的是社会情怀。
这一切都要从被删减的王诠胜说起。
王诠胜是一个同性恋,他喜欢另一个男同学,为他买早餐,上课时偷偷看他……但是同学都觉得他是怪胎,还暴揍他,他遭遇到校园霸凌,也没有人救赎他,他最后跳海死掉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李子维在出车祸后画面是在海里,也解释了电视剧里的一张只有台词的图片。这也是原版剧情地一个重要点:王诠胜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救赎的人。
没了这个情节,大陆删减版意外地给我们营造了所有应该被救赎的人都被救赎,最大的悲伤都被黄雨萱最后一次的穿越压缩到了最小化的结局。
在大陆删除版中:被救赎的是两个人,袁俊杰和陈韵如。袁俊杰被救赎过两次。第一次是李子维救赎了因带耳听器被同学嫌弃、没有人玩的童年时期的袁俊杰。(这里解释了陈韵如在天台上说袁俊杰被别人救赎的台词)第二次是黄雨萱穿越救陈韵如,改写之后他被冤枉入狱的命运。陈韵如的救赎就是把她从自*边缘拉回来,是黄雨萱和爱她的袁俊杰一起救赎的。
虽然最后的大结局是黄雨萱没能和李子维在一起,可毕竟他们不是在另一个穿越的时空相恋一场了吗?不也是轰轰烈烈、真真切切地爱过吗?对于这样的结局,我作为观众是非常满意的,至少喜大过悲。
有了王诠胜这个人物,台湾人看到的结局是什么呢?是有的人幸运地被人救赎了,可有的人却没有人去救赎。
这才是点睛之笔,不知道王诠胜,就读不懂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王诠胜失去生命的启示。
王诠胜是同性恋不被理解跳海自*的情节打破了所有人都被救赎的天平的平衡,导致天平直接侵向悲剧的那一侧。这才更能体现黄雨萱为什么最后一定要去阻止陈韵如自*,预防袁俊杰入狱,不然整部剧就真的成为悲剧了:三十七岁的李子维被*,所有人只有黄雨萱活了下来,这难道不是最坏的结局吗?毕竟,要留一点希望的光给观众的不是吗?
所以,其实《想见你》有三个结局:最坏最悲的结局、令人反省思考社会的结局、最令人心情愉悦的结局。编剧为了给观众希望,写了最后一集,让黄雨萱做了最后一次穿越,防止了最坏的结局;台湾人看到的原版是令人反省思考社会问题的结局;大陆人在删减后看到的是最令人心情愉悦的爱情结局。
没了王诠胜,剧情真的很不一样。很幸运,我看到的是最令人心情愉悦的结局,所有应该被救赎的人都被救赎了。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更多加思考,未删减版《想见你》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那一定是:
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知该怎么走下去地难关,有些人很幸运,他可能可以自己想开,或是会有朋友适时的拉他们一把,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但是有些人,就没这么幸运。
二、能被一个人放在心上,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不管那个人是谁,是家人还是朋友,都是非常难得,应该要好好珍惜才对。
一个是用王诠胜的死换来的启示,一个是用陈韵如的救赎得到的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才是原版的真正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