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看过再多的书,上了年纪回想起来,脑海里显现的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或者理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在后来岁月中时不时潜在地影响为人做事态度的基本都是文学类书。那些常年摆在书架上的书,留有尘世间浓浓人情味的书籍,让我总有回味。也许有些书并没有明确要教育人的理论观点,却恰恰让你在一生的经历中有所悟所思,影响如此深厚而绵长。
地球不只有故事
我的专业是自然地理,上学时说不上感兴趣,教书以后更加注重各知识点的分布记忆,但总体来说这些知识点相对比较枯燥、易忘。20世纪90年代后,教材中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但这部分内容知识点相对比较僵化,感觉人与自然是割裂的。直到有一天,我在书店看到了《地球的故事》,立刻买了回来。在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撰写的所有作品中,《地球的故事》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一部著作。房龙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不仅介绍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视角独特地从地理的角度讲述了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地理对国家的历史发展、人群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
虽然我深知地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却没有完全体会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是人文、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的融合。阅读此书以后,让我对地理专业,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真诚的喜爱。学地理的人除了买些与一般人不一样的专题地图,总归要买几本地理理论书籍,而《地球的故事》并不属于理论书籍,却能让人以全新的角度认识“枯燥”的地理学。
为什么丹麦人喜欢静谧的书斋,而西班牙人则热衷于广阔的天地,为什么日本近代疯狂地向外扩张,而国土同样狭小的瑞士却保持中立,难道国家性格真的与国家地理有关?房龙把人类和国家作为地球的一部分一起描述。他告诉我们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情况,把人类关心的故事写进地理学。房龙还根据地球各地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对那里未来的政治走向提出许多预测,甚至他的预测有的已成为事实,有的正在成为事实。而看完以后,你会想:自然与人类,谁说了算?地球不只有故事,还有对未来的魔法。
《地球的故事》也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自然与人类一样是有生命感受的,我们要敬畏与尊重自然,学会崇尚尊重天地万物的灵性。人类对待自然应该克制,而不是毫无节制地利用、开发、耗尽大自然赋予地球的美丽与资源。我们同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样,都是同一个星球上的伙伴,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福祉,要共同承担责任。请仔细回味房龙的这句话“我更注意地理学中纯粹的‘人类’方面,而不是被认为对大生产一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商业问题”“人最先在本地理学中出现,接着是他的自然环境和背景”。这些文字让我对地球生出温暖的情意。
保持对生命的敬重
“那年深夏我们住在村里一所房子里,越过河和平原可以望见群山。河床里尽是卵石和大圆石,在阳光下显得又干又白的,河水清澈,流得很快,而在水深的地方却是蓝幽幽的。部队行经我们的房子向大路走去,扬起的尘土把树叶染成了灰蒙蒙的”。我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是1991年深夏,眼前呈现的画面清晰、明亮。按道理这段自然景物的描写透着天然、宁静,却让我觉得伤感与寂寞,仿佛从大地深处弥散出无聊又无力、忧伤又孤独的迷茫感,部队似乎不是向前行进而是撤退。这段文字当时神奇地吸引我一遍遍读,在基本背下来后,我才继续翻阅下去。书的名字叫《永别了,武器》,作者海明威。
之所以先列出这本书,是因为在我读书的年代对军人格外崇拜。幼小的我,曾经那么羡慕与崇拜军人,幻想着在战场上英勇*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现在想想,那个年代十几岁孩子的脑中和心里*敌就是一件解恨而光荣的事,不会想到与一个瞬间消失的活生生的生命有什么关系。而《永别了,武器》在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到了战争的无情与冷漠,特别是本应热血沸腾的青年战士身上望不到希望的寂寥和空无。这本书第一次让我反思战争的意义与必要性。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有人愿意打仗。在这个国家里像那样的人有很多。另有一些人他们不愿意打仗”“可是第一种人却驱使他们去打仗”“那些不愿打仗的人呢?他们能制止战争吗”“我不知道”……看到这些对话,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士兵不以成为军人为傲,他们厌倦战争。这完全不似我从小看过的战争影片散发出的激昂与豪迈。
曾经,人类生活中战争是常态。经过艰苦惨烈的世界大战后,人类终于走向相对和平的常态。这之后,世界上更多国家选择使用文明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与矛盾,这才是人类发展进步应有的样子。作为教育者,《永别了,武器》让我懂得,战争不值得鼓吹,特别是在现代文明社会,更不要给学生灌输莫名的偏见、仇恨和残忍。战争对牵扯到的每个家庭、每一个个体而言,带来的都是难以磨灭的痛苦与创伤。我们要保持对生命敬重的本心,对他人留有同情心和起码的良知,那才是为人的基本原则。电影《西线无战事》第4分钟开始,保罗和同学们在教室里被教授鼓舞的群情激昂,第115分钟后从战场回家休假再次走进那间教室,听教授与他三年前离开教室之前一模一样的话时,保罗看到了鼓吹者的谎言,却没有看到这个世界吸取教训。
感受美丽新世界
《红楼梦》是一本被不少名人和大众评价得十分透彻的经典,而我在这里再讲它的教育价值,似乎显得味道不足。无论别人怎么想,我还是想说说《红楼梦》对我的影响。
从我15岁开始第一次阅读,不算零星阅读的部分章回,到现在基本已读过5遍。记得曾经在近40岁时写过一篇《读红楼的年龄》,讲述自己不同年龄阶段用不同角度看待书中的人物。从喜欢黛玉到短期推崇王熙凤,然后开始亲近宝钗再回到喜欢黛玉,随着阅历增加,不同年龄阶段对人、对事、接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共情。对自身成长来说,红楼有丰富的价值,不同年龄读出的价值各不相同,但这些价值之间并不矛盾。对于那些接触单一观念的年轻人而言,早看红楼、多看红楼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性,认识普天之下万物生灵的不同,从曹雪芹的笔下客观感受个体的差异,看到宽容、悲悯,对他人也会更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次看到由朱伯雄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大学生丛书系列中的《外国美术名作欣赏》时,我兴奋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当时与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现在的中学生有条件、没时间,30多年前的学生有时间、没途径、没资源、没网络。所以,第一次见到那些古希腊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可以说如获珍宝。
通过那些艺术作品,我第一次认识到人体美是多么自然,并不是羞耻。我第一次知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巨匠,知道了巴洛克、洛可可与学院派,知道了尼德兰这个地名,知道了列维坦这个俄国人,知道了打破宗教戒规禁锢的乔托……书中有一段对雕塑《掷铁饼者》的欣赏评价令我印象深刻,“戏剧性与和谐性推向高潮,静止地表现生活中动的过程某一瞬间的雕塑,凭着艺术家的审美想象,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看着眼前的印刷品,反复品味对称、庄严、动静体现的戏剧性与和谐性,想象解剖学、雕像形体、比例、线条、姿态等构建的不同的美。
斯宾塞有句名言:“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外国美术名作欣赏》这本介绍西方美术作品的书,让我从此打开另一扇认识艺术的窗。作品美的体现及真正美的文化,一定是表现人和自然的,究其本质,就是人文主义。
“渗透”进身体的书
从我的床头到书架,从17岁开始摆了近10年的书是《三毛作品选》,里面有翻看无数遍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以及《哭泣的骆驼》等。三毛的书对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影响之深是当今年轻人不容易懂的。除此之外还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朦胧诗选》,顾城、北岛、舒婷、江河……一个个现在看着还依然感动的名字,那些第一次让灵魂激情又凝重地冲出精神禁锢的行行诗句,那些关于青春、理想、尊严的注解与挣扎,让人心潮澎湃。真是令人怀念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哲学思潮的书一下子蜂拥而至,如尼采的《悲剧的诞生》,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等。一时间人人手执哲学书,不管看得懂看不懂,总是看到许多人在一起相互探讨着新奇的思想,多少冲击了原本对哲学固定甚至僵化的认知。
另外一些令我深思并影响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书,有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及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这些书,今天再看书迷与豆瓣评书者的评论,深有感触,我发现有些东西已经自然而然渗透在身体里。
如果可以算作书的话,对我生活观有直接影响的是德国人埃·奥·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全集》。这本漫画集百看不厌,尤其成为父母后,对书中描绘的生动的父子生活情景更是体会颇深。在阅读过程中,要么忍俊不禁,要么会心一笑,总会为父子之间其乐融融的场景而开怀,被他们淳朴、善良、正直的处世方式而打动。再对比、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与父母、子女相处的一些画面,我突然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不能一直被严肃、紧张的道德高点压抑了宽容与纯真,除了信任与关爱,亲情还可以非常有智慧,我们可以由近及远地释放天性。同样在教育中,学生都是孩子,他们自带纯真可爱,作为教育者如果对孩子怀有发自内心的关爱,则一定会流露出智慧与宽容。教育者要学会传递给学生温情、妙趣,以智慧化解矛盾。
(毛云辉,上海市铁岭中学地理教师,樊阳人文公益讲坛助教)
十本书书单:
《地球的故事》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著
赵绍棣 黄其祥 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永别了,武器》
〔美〕海明威 著
汤永宽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1982年版
当代大学生丛书
《外国美术名作欣赏》
朱伯雄 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父与子全集》
埃·奥·卜劳恩 绘
莫兰 编译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年版
《三毛作品选》
三毛 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朦胧诗选》
阎月君、高岩、梁云、顾芳等 编选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倾城之恋》
张爱玲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平凡的世界》
路遥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
《简·爱》
〔英〕夏洛蒂·勃朗特 著
吴钧燮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教师报》2021年07月14日第8版
作者:毛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