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在1719年创作的虚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问世后,受到了中下层读者的热烈欢迎,5个月内就重印了4次。后来不仅风靡海外,还获得上流文化圈层认可,进入了英国基础教育体系,并伴随英国殖民扩张,在全球各地的英殖民地被讲解。
虽然当前中小学的讲解以赞扬不屈不挠、自立自强为主,但不妨碍近些年海外和中国以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鲁滨逊漂流记》的殖民性、文化帝国主义性。
但究其创作根源,《鲁滨逊漂流记》只是一部成功的流行小说,并不是一部严肃创制的文学作品。用在严肃文学的文诛笔伐,似乎是"打击对象错误"。
作者笛福画像
一、制造经典:被内化的《鲁滨逊漂流记》1、雅俗有别:文学研究的划分文学研究常常将小说分为两类,形成一对对"尊卑井然"的术语名词:
被文学研究、上流舆论、教育机关、学校教学认定是高深严肃的作品,称作严肃文学、经典文学,也称严肃小说、经典小说或者狭义上的小说;
被文学研究、上流舆论、教育机关、学校教学认定是通俗肤浅的作品,称作亚文学、类文学等,也称类型小说、通俗小说、流行小说等。
而这一认定标准和过程,实际上是在上述机构之间循环往复形成的,有其"自然形成"特征,而非"法典明定"。因为"高深严肃"仍是个主观概念,那么自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启蒙时期法国沙龙
2、“成”也名流,“败”也名流《鲁滨逊漂流记》问世后,受到了中下层读者的热烈欢迎,5个月内就重印了4次。但它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无数知识精英们的吹捧和诠释,逐渐被经典化了。
法国文人卢梭就极力推崇,将本书视作"具有一切书本知识的书",将鲁滨逊视作他"重返自然"思想的"自然人"模范。针对资产阶级学者利用鲁滨逊形象做理论上的附会,马克思写到"政治经济学者喜爱鲁滨逊寓言",并指出"被斯密和李嘉图当做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应归入十八世纪鲁滨逊故事的毫无想象力的虚构"。
卢梭画像
伴随着欧洲上流社会的吹捧,《鲁滨逊漂流记》也被英帝国主义教育体系内化,进入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课堂。哪怕是孩子们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也会很自然接受欧洲与殖民地、白人与有色人种之间的"殖民与被殖民关系"。
《鲁滨逊漂流记》体现出的殖民主义认知,也被后世的欧洲文学家不断重述和诠释,不断加诸殖民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的建构,成为了欧洲文化帝国时空体的一部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所谓的资本主义进取精神的象征,也进行了文学批评和文学方面的解构和批判。《鲁滨逊漂流记》又成为了欧洲殖民压迫的文学罪证。
然而《鲁滨逊漂流记》真的是一部严肃深刻的小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