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考点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正zhèng(正在)zhēng(正月)
脉mò(脉脉) mài(山脉)
哄 hòng(起哄) hōng(哄堂大笑)
咽yàn(狼吞虎咽)yān(咽喉)yè(哽咽)
2.易读错的字
蜜饯(jiàn) 掺和(chān) 唾沫(tuò)
翡翠(fěi) 札札(zhá) 栖息(qī)
吞噬(shì) 一钹(bó) 僧人(sēng)
黄焖鸡(mèn)擢素手(zhuó) 弄机杼(zhù)
考点二:词语听写
考点三:词语积累
1.意思相同的词语
表示“都是、全是”的意思;一律、清一色、通通
表示“第一、获胜”的意思: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
2.四字词语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日夜不绝
悬灯结彩 哄堂大笑 一无所有 能歌善舞
各形各色 行善积德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身无分文 开山鼻祖 两面三刀 青面獠牙
别无所求 师传身授
考点四:背诵、默写
背诵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寒食》
考点五:课文理解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文章以(时间)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老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2.《腊八粥》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3.《寒食》一诗表面上看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京城内富有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是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此诗借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作。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与亲友的思念之情)。
4.《藏戏》作者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全文。文章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藏戏的(特色),使人们感受到藏戏独特的魅力和它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
考点六:日积月累
1.古诗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寓意吉祥的传统习俗
腊八煮粥:又称“福寿粥”,寓意增福增寿。
倒贴“福”字:寓意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鱼跃龙门。
过年时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幸福绵延。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hún(混水摸鱼) xù(畜牧) tiáo(调整)
páo(刨土) 混hùn(混乱) 畜chù(家畜)
调diào(调查) 刨bào(刨木头)
2.易读错的字
日晷(guǐ) 猎犬(quǎn) 潺潺(chán)
瞟见(piǎo) 信贷(dài)
挑剔(ti) 覆盖(fù) 头晕目眩(xuàn)
考点二:词语听写
流落 畏惧 凄凉 寂寞 倒霉 忧伤 宴会 书籍
缺乏 聊天 栅栏 控制 贷款 剔除 处境 理智
侵袭 倾覆 稍微 混乱 缰绳 援救 恐惧 淡忘
忧郁 境地 袭击 防御 解除 抛弃 宽慰 深重
困境 心平气和 重见天日 焉知非福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畏惧——惧怕 救援——救助 安慰——宽慰
稀罕——稀奇 估算——估计
断定——料定 疲倦——疲惫(疲乏)
2.四字词语
天涯海角 恐惧万分 知足安命 与世隔绝
不毛之地 不可思议 聊以自慰 享誉世界
无济于事 乌合之众 聚精会神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流水潺潺 春风拂面 一清二楚
头晕目眩 诚心诚意 软弱无力 欣喜若狂
衣衫不整 成群结队 浩浩荡荡 灯火通明
前所未有 费尽口舌 荒唐离奇 衣衫褴褛
滔滔不绝 毫无疑问 荒无人烟 困难重重
跃跃欲试 腾空而起 派头十足 满不在乎
焉知非福 九牛二虎之力
考点四:句子理解
1.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品析: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也是鲁滨逊能够在荒岛上生活二十八年的原因。
2.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品析:这句话主要描写的是小镇人们看到两个孩子平安回来后的情形。句子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考点五:课文理解
1.《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是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品。小说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事情,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顽强、积极乐观)的特点。
2.《骑鹅旅行记(节选)》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由于之前经常欺负捉弄家里的动物,现在被动物们反击,最后(骑着大雄鹅飞走)的故事。
3.《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课文主要写的是汤姆和贝奇获救回家后,小镇人们欢喜的场面以及汤姆向人们讲述自己是(如何脱险)的经过,塑造了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有点虚荣心同时又讲义气)的“顽童”形象。
考点六:日积月累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xià(吓唬) huǎng(明晃晃) dǎo(翻箱倒柜) zhuǎn(转身)
吓hè(威吓) 晃huàng(晃动) 倒dào(倒掉) 转zhuàn(转圈)
2.易读错的字
涔涔(cén) 潸潸(shān) 拨弄(bō) 急遽(jù) 缥缈(piāo miǎo)
咔嚓(chā) 念叨(dɑo) 耽搁(ge) 惆怅(chóu chàng)
考点二:词语听写
确乎 空虚 不禁 挪移 觉察 叹息 徘徊 微风
何曾 游丝 躲藏 蒸融 明媚 蚁穴 消逝 念叨
原谅 惆怅 绊倒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耽搁
揉搓 绽开 明媚 拨弄 草丛 画报 停顿 晃动
沉郁 漫长 休止 时光 荒凉 赤裸裸
翻箱倒柜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渐渐——逐渐 觉察——发觉 昏暗——阴暗
吓唬——威吓 焦急——着急 缥缈——渺茫
2.反义词
漫长——短暂 孤独——热闹 荒凉——繁荣
空虚——充盈 聪明——愚笨 漂亮——丑陋
3.四字词语
掩面叹息 千门万户 阳光明媚 翻箱倒柜 一声不吭
永无休止 胡思乱想 全神贯注 饶有趣味 热泪盈眶
欣喜若狂 归心似箭 追悔莫及 忐忑不安 骄阳似火
一视同仁 大呼小叫
4.特殊词语
ABB式:头涔涔 泪潸潸 赤裸裸
沉甸甸 灰蒙蒙 懒洋洋
AABB式:空空落落 念念叨叨
伶伶俐俐 纷纷扬扬 风风雨雨
隐隐约约 轻轻悄悄 浩浩荡荡 冷冷清清
含“千、万”的词语:
千山万水 千军万马 千变万化 千呼万唤
时间易逝的四字词语:稍纵即逝 弹指之间
光阴似箭 白驹过隙 似水流年 流光易逝
珍惜时间的四字词语:争分夺秒 千金一刻
分秒必争 只争朝夕 惜时如金 废寝忘食
考点四:句子理解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品析:运用排比的句式,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默,“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形象地写出日子来去匆匆,表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情。
2.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品析:运用环境描写,这里的“昏暗下去”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现天色变化,傍晚来临,天色越来越暗;二是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表现了“我”由期待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
考点五:课文理解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史铁生)。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但是由于家务繁忙,一次次爽约,最后没有去成的事。在那个星期天,“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万分期待)、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耐心)、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焦急万分),到最后等待结束,(期盼落空)的心理过程。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迫:pò(逼迫) pǎi(迫击炮)
劲:jìn(松劲) jìng(强劲)
2.易读错的字
燕山(yān) 暂时(zàn) 严峻(jùn) 彻底(chè) 鱼饵(ěr)
青稞(kē) 收敛(liǎn) 坚劲(jìng) 炊事员(chuī)
考点二:词语听写
埋头 幼稚 含糊 局势 严峻 轻易 尖锐 苦刑
冷笑 残暴 匪徒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过度
革命 解放 利益 意义 剥削 兴旺 责任 制度
寄托 哀思 脉络 焚烧 军阀 避免 暂时 僻静
魔鬼 砖墙 执行 绞刑 彻底 迁就 泰山 压迫
批评 鼎盛 目标 牺牲 炊烟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慈祥——和蔼 坚决——坚定 严峻——严肃
哀思——悲哀 威胁——威逼
照顾——照料 瞻仰——敬仰
2.反义词
幼稚——成熟 破坏——保护 紧张——轻松
暂时——永远 困难——容易
衰弱——强壮 粗糙——光滑
3.四字词语
千锤万凿 粉骨碎身 千磨万击 一拥而入
不慌不忙 怒气冲冲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喜出望外 不约而同 精兵简政 热气腾腾
目不转睛 无边无涯 三长两短 重重叠叠
五湖四海 夜色弥漫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考点四:背诵、默写
1.古诗背诵
背诵《马诗》《石灰吟》《竹石》;《为人民服务》第二自然段;
默写《竹石》。
2.背诵日积月累。
考点五:句子理解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品析:开篇直接交代回忆的年、月、日,突出了时间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离现在已经十六年”,照应了文题,这是文中第一次运用照应的写作手法。
考点六:课文理解
1.《马诗》《石灰吟》和《竹石》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马诗》中诗人借写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石灰吟》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借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竹石》是借竹子来表现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高尚情操。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3.《为人民服务》是*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4.《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考点七:日积月累
1.日积月累: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拓展积累—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
大公无私 视死如归 坚贞不屈 鞠躬尽瘁
高风亮节 大义凛然 洁身自好 虚怀若谷
临危不惧 死而后已 光明磊落 浩气长存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缴:zhuó(弓缴) jiǎo(缴费)
蜇:zhé(蜇伏)zhē(蜇人)
2.易读错的字
教诲(huì) 学弈(yì) 弓缴(zhuó)
纬度(wěi) 不屑(xiè)蝈蝈(guō)
盘盂(yú) 鸿鹄(hú) 锲而不舍(qiè)
考点二:词语听写
领域 真理 建树 疑问 敏感 提取 明显
无聊 吻合 偶然 文献 证据 系统 整理
灵感 机遇 无独有偶 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司空见惯
清脆 玻璃 丑恶 恐怖 蟋蟀 机器 钟楼
洪亮 街心 单调 请求 加速 齿轮 唯恐
证实 盲人 坚硬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清脆——洪亮 痛苦——难受 猜测——猜想
愉快——喜悦 探索——探究
普通——平常 偶然——偶尔 鄙夷——鄙视
2.反义词
增加——减少 单调——丰富 痛苦——舒服
丑恶——善良 普通——特殊
美丽——丑陋 浪费——节约 糟糕——精彩
3.四字词语
锲而不舍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无独有偶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一应俱全 追根求源
津津有味 争论不休 捧腹大笑 孤陋寡闻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远涉重洋 走马观花
不假思索 自愧弗如 声具泪下 无缘无故
人云亦云 赴汤蹈火
4.特殊词语拓展
百思不得其解 百闻不如一见 事实胜于雄辩 有志者事竟成
一失足成千古恨 打破砂锅问到底
5.文言文字词理解
通国(全国)之善弈者也 非然(这样)也
为(因为)是其智弗若(不如)与 如探汤(热水)
孰为(同“谓”,说)汝(你)多知乎 我以(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
考点四:背诵、背写
1.背诵《学弈》《两小儿辩日》全文。
2.日积月累
考点五:句子理解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品析:这句话引用华罗庚的话来进一步说明科学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样更有说服力。
2.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品析:“吓了一跳”写出了“我”的意外和困惑,在“我”的心里,表是神秘而美丽的。“愉快”是因为“我”的猜测被证实而产生的愉快和满足,与课文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形成呼应。
考点六:课文理解
1.《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一个人(三心二意),最终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两小儿辩日》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讲述了两个小孩的不同观点和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也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体现了两个小孩(善于观察、敢于大胆质疑,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紫罗兰的变色)、(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3.《表里的生物》讲述了“我”小时候对表的声音很好奇,从“(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一观点出发,逐渐推断出(表里有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生物),并相信父亲说的有个“小蝎子”在表里,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课文以(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串起全文,以两个孩子关于阅读、学习的对话作为主体,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学习场景以及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的独特思考。
考点七:日积月累
1.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2.良好的学习习惯:
1.多读课外书,尤其是名著。
2.边读书边思考,勤做笔记。
3.勤问勤查,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