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建构(1)积累并尝试使用“修润、商酌、颠沛流离”等新鲜词汇。(2)了解作者张宁行、叶圣陶等与作品相关的资料。
2.能力思维(3)通过学法提示和问题导引指导学生试着从题目猜想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事件,评论性的语句、限时略读,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从中体会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和“律己严”的高尚品行,理解文章主旨, 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4)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话题导引重点理解本文语言特点及叶圣陶提出的“写话”语文主张,学习感悟人物品质,结合学生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写作能力。
3.审美情趣(5)感受叶圣陶先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节操和风范。
4.情感文化(6)学习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和做事待人的态度,提高自己做人治学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学法提示和问题导引指导学生试着从题目猜想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事件,评论性的语句、限时略读,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从中体会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和“律己严”的高尚品行,理解文章主旨, 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话题导引重点理解本文语言特点及叶圣陶提出的“写话”语文主张,学习感悟人物品质,结合学生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写作能力。
3.学习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和做事待人的态度,提高自己做人治学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学法提示和问题导引指导学生试着从题目猜想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事件,评论性的语句、限时略读,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从中体会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和“律己严”的高尚品行,理解文章主旨, 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教 法:讲解指导 问题导引 学法提示
学 法 略读感知 精读深思 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1.多媒体。2.预习课文(或采用学案)。(1)阅读《单元提示》,翻阅内容。(2)查阅资料,自主搜集、整理、交流作者张宁行、叶圣陶等与作品相关的资料。(3)参考“读读写写”圈画理解生字、生词。(4)标段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教育上有一句名言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大家知道是谁说的吗?
它出自我们的人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口,这句话时时提醒我们每一个教育人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叶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
板书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设计意图: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统揽单元,整体把握
1.学生齐读《单元提示》,明确单元内容和要求。
2.教师强调,补充 幻灯片1
(1)本单元围绕“修身正己”这一主题,所选的课文,有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著名文化学者张中行先生写的散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德行高远者的追思景仰。《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赞颂了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好道德。《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议论文,告诫我们:人生在世,要对家庭、社会、 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古文《陋室铭》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 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不仅可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丰富运用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也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我们修身正己,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2)本单元主要学习略读。略读是与精读相对而言的。古人很重视略读,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略读就是快速阅读书籍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通过精读了解某一本书籍或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 去略读其他许多同类书籍文章。
(3)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略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阅读能力。略读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加快阅读速度,不必咬文嚼字,字斟句酌, 二是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致遗漏重要信息。这就要求略读时必须有所选择,可以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然后了解这篇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以便运用相应的阅读方法,进行浏览或跳读,也就是说,可以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要点。
对于感兴趣的文章,可以先略读知其大意,后对重点精读细品,是常用的阅读策略。
三、预习展示,交流分享。(早读完成)
教师组织(或采用学案),学生自主展示预读成果,互相答疑解惑,适当补充。预设
1.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他兴趣广泛,博览古今中外,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2)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2.生字词。参考“读读写写”。强调
修(xiū)润(rùn) 生疏(shū) 譬如(pì)
朦胧(ménglóng) 妥帖(tuǒtiē) 颠沛(diānpèi)流离
商酌(zhuó):商量斟酌。不妥:不好,不合适。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累赘(léizhuì):指拖累、麻烦。
别扭(biè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 :形容做事拖拉。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以身作则:亲自做表率。
3.9段。
设计意图:语言和文学常识的积累、建构和拓展,学习习惯方法培养。
四、略读全文,把握品质
1.按照下面问题导引和学法提示同学们快速略读全文梳理文意,把握人物品质,理解文章主旨。幻灯片2
(1)根据题目猜测本文的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和作者情感。
(2)本文记述叶圣陶先生哪些事情?主要表现他怎样的品德?(注意评论性语句)
(3)结合文意和背景资料,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简述主题。
学法提示:如何略读本文。
(1) 在5-8分钟内读完课文。
(2)由题目入手,先不看内容,从题目猜想文章主要内容。 读完后,看和猜想的一样不?人,事、情(尊敬,先生)
(3)注意文中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可做简单圈画。
(4)按照问题提示快速默读,不指读。
学法要求:先按照学法提示自主学习思考,理出要点;后同桌交流互补,基本达成共识;最后在班级展示交流。
2.学生批注思考,后展示交流。师点评。预设
(1)板书:
题目猜读:叶圣陶(人)先生(情:尊敬)二三事(事)
(2)板书:
待人宽: (第3段)描标点;修文章。
(第4段)送客人;(第5段)写回信。
律己严: (第6段)写文如写话。
(第7段)文风重简洁。
(第8段)写作求完美 。
(3)写作目的(第1段):叶圣陶先生去世,作文纪念。
主旨: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回忆,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和“律己严”的高尚品行,同时也提倡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沉痛缅怀之情。
设计意图:梳理文意,把握人物品质,理解文章主旨,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五、重点赏析,理解品质
1.按照下面话题导引重点分析本文语言特点及叶圣陶提出的“写话”语文主张,看看对你写作有何启示。
幻灯片3
(1)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2)本文具有叶圣陶先生主张的这种风格吗?举例说说。
(3)文章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语文方面的主张?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
学法要求:先自主思考,理出要点;后同桌交流互补,基本达成共识;最后在班级展示交流。
2.学生阅读思考,同桌合作交流,班级展示。教师引导点评。预设:
(1)板书: “写话”: 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
书上的原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2)本文也具有这种“写话”风格,比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随意中透着亲切;“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三层意思用三个短句表达,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同日常说话一般。
(3)叶圣陶和作者张中行都是语文大家,列举语文主张这些例子最能突出叶圣陶先生的成就和“待人宽”和“律己严”的高尚品行。
3.围绕下面两个话题,大家自由发言谈收获。幻灯片4
(1)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2)你还有什么问题和收获,说出来一同分享。
4.学生思考,自由回答。教师点评。预设:
(1)谈收获:观点鲜明,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表达流畅即可。
(2)修改作文,留作作业,下去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话题导引重点理解本文语言特点及叶圣陶提出的“写话”语文主张,学习感悟人物品质。
六、小结本节课
七、布置作业和联系
1.抄写所学词语三遍,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至少用上今天学过的5个词语。
2.修改作文片段。
3.阅读叶圣陶先生的任一篇作品,写一篇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落实巩固本节课学习目标,由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迁移;落实1﹢X新教材阅读要求,拓展学习视野;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培养学习习惯。
您的点赞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进入“毅坛教育”主页还有更多新设计,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