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从建立到春秋战国期,周天子的权势日趋衰落,可以说一天不如一天,最后能管的大概也就自己王畿范围内的那点事了。对于周天子来说,真的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对于各位诸侯呢?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很多大夫权势越来越大,甚至直接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对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知识分子们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思想大爆发,百家争鸣出现了。孔子也是其中一种思想的代表,对于如何治下孔子的观点很简单就是礼治。《论语.宪问篇》第四十一章记载了孔子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表达出了他的这个观点,其原文是: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孔子这句话从字面理解很简单,孔子说:“在上位者如果能知礼好礼,则百姓们就会易于管理(或易于驱使)。”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行的通吗?
朱熹引用了谢良佐对于本章的注释“礼达而分定,故民易使”,钱穆先生对于本章的注释是“礼之要在敬,在和。上好礼,能自守以敬,与人以和,在下者化之,宜易使”。礼之精要在于发自内心的敬,在于内心的中正平和。如果上位者,能真心诚意的好礼,能以严格以诚敬的心态待人,与人交往以保持中正平和,下位者就会在被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教化,管理起来也就如臂使指。
可以说孔子的这种观点是理想化的,也可以说是对周礼高度认同后的继承。周礼制定之初,其目的就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从国家治理到居家治家都有规矩可循。礼制形成的基础是儒家一直致力推广的仁爱,儒家提倡的仁爱差等之爱和一体之仁的完美结合。什么是差等之爱,“亲其亲,长其长”“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每个从人性的本性出发首先孝其亲、悌其兄、慈其幼,同样只要在上位者能尊敬自己家族的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者能尊重自己的兄长,老百姓也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者能体恤救济自己家族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百姓就不会悖逆。这也就是对“上好礼,则民易使也”最好的诠释。
周礼设置最初的考虑是没问题,而且实施的效果也不错。周天子基于当时的治理能力,把天下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子侄及有功之臣,孝、悌、忠的文化基础,让自己的统治基础得以加强。儿子、孙子总不至于造老子、爷爷的反吧。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远亲还不如近邻呢,更何况八杆子都打不到的不知道几辈前的亲戚了。更有甚者,兄弟相残、父子无情的现象比比皆是,礼之不行即成现实,民不易使也就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