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
这个中国人书写了印度的历史!
这话不是中国人的自吹自擂,而是英国人说的。
由于没有文字记录历史的传统,古印度历史可以说一片空白。到了18世纪,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为了重现曾经失落的古代印度历史,英国人进行了大量印度古代史研究。结果却发现,凡是研究古代印度历史的著作都必须引用《大唐西域记》的内容。
甚至根据《大唐西域记》里面关于佛教寺庙的描述,发现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比如,书中描写的摩诃刺陀国石窟寺,就在今天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被发现,石窟中精妙绝伦的壁画和佛像,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摩诃刺陀国石窟寺
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在《牛津印度史》中写道:“印度历史对玄奘所欠下的债是无法估算的。”
就连印度史学家阿里也曾经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中国人书写了印度的历史,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
甚至今天汉语中“印度”这个词汇,也是唐玄奘正式命名的。在他之前,中国人对印度地区的称呼,由于音译的缘故五花八门,“天竺”、“身毒”,还有称呼“贤豆”的。最终,玄奘根据当地人最准确的发音,将印度这个词确定了下来,沿用至今已经一千多年。
这本《大唐西域记》唐贞观二十年,唐玄奘法师在唐太宗之敕令口述,弟子辩机笔录而成,讲述这位大唐高僧20年里在西域和印度见闻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的回忆录。
玄奘取经路线图
1、唐僧眼中稀碎的印度
总结《大唐西域记》中玄奘所看到的印度,一个字——碎。整个印度地区被大致分为五个区域,北印、中印、东印、南印、西印度,号称五天竺,整个印度分裂得十分细碎,小国林立,共有七十多个国家。玄奘称之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
当时的东印度的地区小强,叫做伽罗弥罗国,其版图包括整个克什米尔和旁遮普一部分。西印度最大的王国,叫做摩腊婆。在中印度,也有个较大的信度国。
印度大使馆戒日王图
最大统治者戒日王,也只是统治了北印度大部分地区。与附属国也只是霸主与臣属国的关系,各个附庸小国保持相当独立的地位。
为了维持统治,戒日王国只能在一些表面文章上下功夫,维持表面统一。例如:禁止不许吃肉;在大的城镇和交通要道,设立“精舍”。
被印度称道的戒日王并没有完成古代印度的统一,自古以来,印度也是南亚次大陆的地理意义上的总称呼。印度成为今日的领土规模的国家,还是要靠英国殖民者。可以说,没有英国就没有今天的印度。
2、一千年前的种姓制度
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早在1400年前就有了宗教人士婆罗门、王族刹地利、商人吠舍、农民首陀罗四个种姓,高下有别,互相不能通婚,低种姓群众不能住在城镇里面,路上遇到高种姓要躲在路左边让行等等。
苦难的印度人民苦于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已过千年,而我中华大地在2000年前的的秦朝,陈胜、吴广就发出“王侯将来,宁有种乎!”呐喊。唯一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颜,唯一不怕血泪的斗争,才是改变命运不二法门。
3、三哥们唱歌跳舞的历史传统
说完严肃话题,再聊点轻松的知识点。说到三哥家的能歌善舞,大家一定记得,印度电影中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场景,以及那首有名印度神曲《我在东北玩泥巴》。
《大唐西域记》中,玄奘给我们讲述了西域和印度人民的音乐和舞蹈习俗,比如书中在描写瞿萨旦那国时,书中描述该国”尚乐音人好歌舞”;在谈到滥波国时,赞叹说:“国俗丰乐人尚歌咏”。
不但普通老百姓,甚至僧人也对音乐如痴如醉,在住在曷逻怙罗一座寺庙时,玄奘在寂静的深夜里,耳中时常也响起闻音乐之声。可以说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包括僧侣,都对音乐疯狂的喜爱,以至于大晚上在庙里也能听到优美的音乐。
可以说,早在一千多年前音乐和舞蹈已经成为刻在印度人DNA的片段里。每当音效响起,唤醒的不但是沉睡的身体,更是千年的记忆。
印度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