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经常去相亲。
所以,经常会被问到:你最喜欢读哪本书?
我很想昧着良心说:“《百年孤独》”。尽管那本书日夜放在我的枕边,一放就是十多年,但我还是弱弱地回答:“《射雕英雄传》。”
那是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谈论世界名著是相亲必备话题。若是没读过几本世界名著,你都不好意思去相亲。就像现在,你没房没车,都不好意思去相亲。
弗兰西斯•培根说:学习是装饰。
钱钟书说:借书是恋爱的开始。
所以,我年少时,也是硬着头皮啃过几本世界名著的:
1、《莎士比亚喜剧》
当然,我读时从来没笑过,也不明白为什么全世界都认为这是喜剧。我觉得它远不如赵本山的小品能让我开怀大笑。
生,或是死,这是个问题。
我不知道这句话怎么就成了世界名言。
2、《简爱》
我是真的喜欢读这本书,这是我唯一喜欢的世界名著,我读过各种译本的《简爱》,读过英文原版的《简爱》,看过所有版本的电影《简爱》。
可是,我所钟爱的《简爱》甚至进不了世界名著排名前五十。
所以我常常怀疑:我的品味是不是有问题?
3、《基度山伯爵》
我也算是挺喜欢这本书的,但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我才去读这本书,并且目的就是为了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咱可是读过世界名著的人啊!
4、《悲惨世界》
这是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入迷,我不得不承认,它远比《简爱》更有文学价值。虽然我更喜爱《简爱》。
看到网上新鲜出炉的“世界名著”排行榜前100名,我真的很惭愧,因为我只读过这么4本,并且唯一在榜单上的中国名著《红楼梦》,却是四大古典名著中我唯一没读过的。枉称知识分子了,枉我与英文打了一辈子交道,枉我号称“从小博览群书”,被人称作“一方才女”,枉我自以为“喜欢舞文弄墨”,连《百年孤独》都没读过,你还好意思自称“文学爱好者”。
可能你会问,《百年孤独》不是日夜都放在你的枕头边放了十多年吗?怎么读了十多年都没读完吗?
咳咳咳咳!说起来有点无地自容啊,我读《百年孤独》读了这么多年,只读了大概四分之一,每晚睡前读上几个字,就酣然入梦了。我到现在也不清楚它好在哪里,它到底讲了个啥。
若有人因此而说我读书少,那我是不服气的。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去同学家玩,她知道我喜欢读书,就把他哥的一纸箱藏书拿出来给我看,结果那一纸箱书我都看过了。
那时的书多好看啊!
中国的:
《战斗的青春》、《青春之歌》、《苦菜花》、《东方欲晓》、《敌后武工队》、《剑河浪》、《万山红遍》、《林海雪原》、《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山》、《烈火金钢》、《红岩》……。
古典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隨唐演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老残游记》、《镜花缘》……。
外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鲁宾逊飘流记》……。
我敢说,90%的50、60、70后年轻时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并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是,它甚至进不了世界名著前100名。
我后来迷上了金庸的作品,从他早年的作品《素馨剑》、《碧血剑》,到他巅峰时期的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笑傲江湖》,我全都读过。
从金庸,到梁羽生,再到古龙,我沉浸在武侠的世界里,快意恩仇。
上大学时,我迷上了琼瑶的小说、三毛的散文,那个时代情窦初开的少女,哪一个没有受过琼瑶小说和三毛美文的影响呢?
参加工作以后,我又迷上了卫斯理的推理小说。
后来,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余华、是莫言、王朔、毕淑敏、王安忆、谌容……。
三毛、席幕容、余光中的作品,我能倒背如流。
人到中年,我对阅读的热情不减。孩子们会嘲笑我喜欢读年轻人的书:南派三叔、蔡骏、言恍、顾漫。
而我自己,终究对世界名著保持着深深的遗憾。
我怀疑自己的品味,特别是偶尔会去读一读从学生手里没收的《故事会》、《知音》、《少男少女》、《南风》,居然觉得,很有趣!
痴迷阅读,不喜世界名著,典型的文人,却没读过几本世界名著,却经常涉猎杂书、闲书,这并非是一件丢脸的事。莎士比亚本人也许也没读过世界名著,但这并不妨碍他写出世界名著。我本平凡,是这茫茫人海中一张普通的脸,读着普通的书,关注着普通人的柴米油盐,过着普通的生活。
虽然没读过几本世界名著,但我依然热爱文字,在渐渐老去时,曾经读过的书,滋润着我的面容和心田,让我布满风霜的脸,散发着知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