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年的《水浒传》,非常喜欢这部著作,和朋友们也经常聊起里面的内容,也看了关于许多这本书的评论著作,实事求是的说,我的看法和观点与许多人不太一样。所以想写一个自己认识的水浒系列。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的水浒也未必就是施耐庵的意思,因为他也没有托梦给我。
现在人读名著的不多,其实不是现在,我们70后的真正读过名著的也不多,就像好几百年后今天我们追捧的畅销小说也未必有多少人看得下去。但真的有时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都看不下去,还要求我们的子女要看,说看了有好处,至于有什么好处说不清。而且现在初二的小朋友都要求要必读,好家伙,能把鲁迅的文章按着老师说的看明白就不错了,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如果没有老师的解释,我真的没看出车夫的那个“大”。还有那句“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到底是怎么写得好了?还是有老师解释才懂。
以前有人说:“这本书好就好在投降。”说句实话,我觉得从文学角度看,他们投降了就没什么好看的,特别看他们打方腊,主角光环瞬间消失,大多死的和路人甲没什么区别。后来看了一篇评论才知道,时间上靖康之难快发生了,所以只好让他们赶着去死,要不然很乱。
另外对“好汉”这词的理解,我不认为它在这本书是我们后来理解的那么高大上,它和英雄是没有关联的。其实我的理解它就是个字面意思了,好一条大汉。有人说不是还有三个女的吗?那三位是女的吗?都描写得非常男性化,扈三娘开始还有点女人味,上梁山后不也成为汉子吗?真要说她们是女的也可以,标准的女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