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一个具有永久魅力的概念,贯通着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君子精神的简要概括。“君子”也是一个富有时代风采的概念,新时代的君子应有新的面貌、新的风范、新的境界、新的格局。
君子人格是一种强大的文化人格。什么是君子人格?孔子总结了四方面内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居于首位,意思是要立高远之志,要有追求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孔子还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因此,君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包容非君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具有君子意识,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君子风范,便值得称道。
做君子应是每个人的追求。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就是说,圣人难以看见,也难以企及,但君子能够见到,也可以并应该努力做到。君子实际是高尚而平凡的人格形象,是普通大众能够通达的一条康庄大道:在人际交往中,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宽宏大度,坦坦荡荡;在公共生活中,以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将自己的修养展示出来。
如何成为君子?在今天做君子,一是修身立德。修身为本、立德为基,不修身则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要从传统的“君子之德”中汲取营养,尚君子品格、兴君子之道、行君子之风,有敬畏、有信仰,确立独立人格,坚持实事求是。二是善于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就君子。荀子在《劝学》开篇就为君子定下一生学习不止的方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为君子的过程就是从恶到善的本性改变过程。君子为学的重要方法就是善假于物,关键是要做到“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学习专注、知识全面、坚守仁义之道、能融会贯通者方为君子。三是存人之真。不做假人、两面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的性格各不相同,不能要求人人一样,也不可能一样,关键是要“求真”。素养、品行的高低是一种由内及外体现出来的东西,无法表里如一的非君子,平日里散漫惯了,又怎能伪装成功?倒是更让人觉得虚伪与造作,而毫无益处。四是既要慎独,也要慎众。慎独是一种“自我约束法”,慎众同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我约束。慎众,慎的是“从众”,当身处群体中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为“生态”所染,不为“氛围”所乱,不为“情绪”所惑。五是注重力行。做君子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君子是一个重行的人,用实践来证明自我,用行动来表达自我,是君子的一贯风格。君子一定要有担当精神,不要局限在个人小圈子里,也不要碌碌无为了此一生,而应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身的价值。六是反躬自省。《亢仓子》中说:“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培养君子人格,绝非单纯进行道德说教就能奏效。除了重视别人的评价,关键还要经常反躬自省,适时地沉淀自己、剖析自己、反思自己、完善自己。
千百年来,君子精神、君子人格、君子智慧、君子形象一直是中国人的传承典范和追求理想。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该继承先贤的优秀传统,用君子的处事态度对待困难和是非,与君子同行、莫与小人为伍,努力涵养新时代君子人格,做新时代君子文化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作者单位: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