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红尘滚滚,世态万千,而生活于红尘中的我们,谁又能在人生之路上逃脱得了“愁”的束缚与牵绊呢?
说到人生之愁,最寻常、最典型却又最沉重的,应该也莫过于生活失意、心志难酬所产生的那般愁怀吧。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历经艰辛却依然前途渺茫?又有多少古寺词将诗人们的愁苦与幽怨,写进了岁月的无声叹息中?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这些诗句,就如秋夜里的丝丝细雨,总能以浓浓的感伤扣人心弦。
浅吟徐行,与诗为伴的日子最美丽;那么在本期,诗巷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宋朝诗人王十朋的一首诗。这首诗格调新翻,写出了人生至深之“愁”,作者的确很有水平。
夜雨述怀
宋·王十朋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浇肠竹叶频生晕,照眼银釭自结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我国南宋的政治家、诗人。
王十朋也是一位爱国之士,他曾多次向朝廷谏言献策,希望国家可以奋起抵抗金军,以还百姓安宁。
不过王十鹏的仕途之路也异常坎坷。南宋的政治腐败不堪,因为奸臣秦桧专权,当时的科场也尤其黑暗,所以致导致王十朋屡试不第。
直到秦桧死后,46岁的王十朋才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自擢为状元。
我们这里所分享的这首诗,是王十朋早年的作品。当时正值秦桧当政,作者因受到秦桧的打压,而隐居在故乡梅溪。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作者思及自己的处境与经历,心情格外复杂,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首联直接切题,并且将作者的心情表达出来: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深夜的风雨吹打着庭院中的芭蕉,将“我”心中如乱麻的新愁悄然地唤起。
这一联用很寻常的语言塑造了很寻常的意境,并且也是表达了很寻常的情感。但是,在这些“寻常”之中,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冲击力却是不寻常的。
作者用了一个“撼”字,在将风雨吹打芭蕉的那种凄凉情景临摹出来的同时,也很自然地让风雨“撼”动了读者的心灵。我们仿佛看到了风雨的猛烈、芭蕉的无助,也仿佛听到了夜间最为萧瑟的声音。
所以作者又用了一个“唤”字和一个“乱”字充分地道出了自己的心情。这种乱如麻的愁闷,表面看是作者在听到风雨打芭蕉之后所产生的,实则它是作者原本就暗藏于内心深处的一种愁闷。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偏偏用“唤”来领起后句的原因。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作者在后一句中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愁”形象化,将诗的情感色彩浓郁化,起到了直击人心的作用。
后面的颔联用到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典故: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梦醒后感觉自己身轻如蝶,病情好转后,才知道之前看到的影子并不是蛇的影子。
“身似蝶”化用的是《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此典故后来被人们用来称梦境。而作者将其用在诗中,意在通过梦境来体现自己恍惚的心情,含蓄地表达自己被愁所困的一种精神状态。
“影非蛇”化用了《风俗通》中杜宣饮酒见蛇影的典故。作者引用这一典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刻画自己病苏梦醒后的一种状态。而如果再深究一下,我们还会发现,在这其中,还包含着作者的颇多忧虑,这种忧虑来自于作者对家国的关心和对自己前程的担忧。
颈联的内容更细腻生动:浇肠竹叶频生晕,照眼银釭自结花;当酒进入愁肠以后,“我”的脸上也泛起了红晕,眼前的银灯默默地燃烧着,一任它结起了灯花。
“借酒浇愁”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了,它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作者在颈联中特意将自己借酒消愁的情景裁剪下来,不但让此诗因为画面感而显得生动,更让诗中的凄凉之味因画面的定格而显得富有感染力。
作者于深夜独坐,他饮酒消愁却又倍觉愁闷难耐,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他面前的银灯也便显得有了情感色彩。一个“自”字写出了银灯的孤独,也点出了作者的孤独。
如果要论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当属于最后一联: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作者在风雨之夜独坐的过程中,他听到了杜鹃的声音,这又让他的愁闷不由得加深了一层。
“杜宇”这个物象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感伤之情,所以当它出现在此诗的尾联中时,就能够很自然地与此诗的情感色彩相互融合在一起,并且很准确地将作者的心情表达出来。
而最让人称赞的,是作者在尾联中的表达方式:他引入“杜宇”,且以否定的口吻让诗意变得新颖又有张力。
一般情况下“杜宇”催的是异乡之客,但作者却偏偏是一位居乡之人,所以当他听到杜宇的啼叫声诗,也就很直白地道出了这句“不须杜宇唤归家”。
那么在尾联中,还隐藏着什么意蕴呢?是作者期待自己能够一展抱负的心声,是他希望自己能够报效国家的心愿,是他渴望能够顺利走上仕途的心志。
但希望终归是希望,现实中的作者只能听着风雨,对着孤灯,经受着沉重心情的煎熬,他心中的愁有多深?也只凭读者去细细体会了。
风雨满窗听到寂,愁怀谁与坐相倾;各位看官,当读完王十朋的这首诗后,不知你有何特别的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