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聊到“芮母与芮小丹夜谈的一些细节”,其中涉及了情绪、立场、国情以及观念对比,但总结为一个词还是-“文化属性”,所以还是那个观点——
此书的一切皆为诠释“文化属性”四字,所以只要抓住了这一要点,也就抓住了此书之“魂”。
好了,话不多说,进入本期主题:“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现实交锋。
芮母端过杯子让女儿喝了口茶,又拿起两份文件递给女儿说:“这事基本上定了,等条件成熟了就操办。你先把这两份文件看看,妈跟你有话说。”
芮小丹趴在床上看文件,一份是《戚伯与张慧敏共同出资购买房子的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两人出于自愿结为夫妻和将来各自财产问题的考虑,决定双方各出资12万马克购买一套房子用于共同生活,将来无论谁先走一步,双方子女均不得对房屋产权提出要求。另一份文件是《戚伯与张慧敏共同生活后关于各自财产问题的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双方结为夫妻后除协议规定的共同财产外,双方保持各自财产的独立所有权和独立处置权,各自的财产由各自的子女完全独立继承。
——这段实质是在诠释“强势文化”,即独立自主:“强势文化”的核心在于“独立自主”,而“独立自主”的基础与前提在于“经济独立”,即在物质方面“不存在谁依靠谁”一说。不存在物质方面牵扯,即可称之为“超越了物质”,超越物质即进入到了“精神需求层面”。而婚姻的本质是“爱”,“爱”即为精神层面需求,故可谓回归了客观本质。
此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想要真正“独立”,须先“经济独立”,若达不到这项,“强势文化”又何从谈起?
芮母说:“妈跟你交个底,古城那套房子是给你买的,一是你在那儿工作,二是想着你可能会在那儿结婚。紫竹园酒店的股份写给你一半当初是为了你的居留权,从分红上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挣的钱都是留给你的,现在已经存了30多万马克。妈早就入了德国籍,社会保险什么都有,不需要什么钱了,最放不下的就是你。这些财产不敢一下子给你,是怕你被男人骗了,怕你从经济上伤筋动骨,所以给你把握着点。”
——这段极有内涵,可分如下几层理解:
·“古城那套房子是给你买的,一是你在那儿工作,二是想着你可能会在那儿结婚”-老话讲“知子莫若父、知女莫如母”,一方面因为了解、更因为同性别而有相似的成长经历与共鸣。所以,芮母早就知道“小丹是必然回国的”,因为她的性格使然,故而也为此早有准备,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紫竹园酒店的股份写给你一半当初是为了你的居留权,从分红上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挣的钱都是留给你的”-当下大多为独生子女,故年轻家庭亦大多为“双独生子女家庭”,但当下却存在一个问题:许多子女以让父母多分担生活、子女教育等成本为“赚到了”,比如让父辈出钱为子女报各种高价兴趣班、找长期育儿嫂之类,自以为自己没花钱,殊不知花的岂不还是自己的钱?
·“妈早就入了德国籍,社会保险什么都有,不需要什么钱了,最放不下的就是你”-对于父母而言,子女就是一切,尤其对于保障齐全的父母-不仅有保障,还有退休金且需求越来越少,而这又可延伸出一个话题——国家涨退休金究竟是给谁涨的?仔细想想,会有启发
·“这些财产不敢一下子给你,是怕你被男人骗了,怕你从经济上伤筋动骨,所以给你把握着点”-长辈都是明白人,他们知道“核心”在哪,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青山”即物质基础,故而只要“物质基础”在,就永远还有机会
芮小丹说:“妈,我在古城住您那么大的房子,又用房子贷款跟欧阳开店,作为成年人我已经拿您的很多了。我不知道将来有没有能力报答您,也不敢说将来不向您索取了,但是可能的话我希望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不想听您说这些。我想,在我没有能力的时候,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不给您添麻烦。”
——此即真正的强势文化者:独立、自强、感恩。但其实一旦为人父母则会明白:父母非常矛盾-既希望子女独立,又不愿子女“独立”,因为独立意味着“分离”。真当为人父母之后就会明白-人一生的价值与意义在哪里?亦或是寄托是什么?答案正是“子女”。
所以,真正的感恩、孝顺不是“为家作多大贡献”,而是“多陪伴、常回家看看、多顺着父母、在父母面前更多表现出依赖”,更重要的是“别让父母担心、平平安安”。而在这一系列维度上,芮小丹虽是强者,但却并不“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