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欧阳晓平院士团队在先进原电池领域取得了原创性突破。论文名称为《表面工程助力实现超快的锂/钠/钾原电池》(Surface Engineering of Fluorinated Graphene Nanosheets Enables Ultrafast Lithium/Sodium/Potassium Primary Batteries),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IF: 29.4)。学院罗振亚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潘俊安副教授、潘勇教授、欧阳晓平院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具有导电表面和快离子通道的DFG-N的制备示意图)
这项工作中,团队基于结合了表面脱氟和氮掺杂的高效表面工程策略,在氟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构建了厚度可控的纳米级导电层以增强电子和离子导电性。利用表面工程策略制备的DFG-N材料具备高氟含量、高氮掺杂量、大的层间距、良好的润湿性、大的比表面积、电化学活性高的C-F键、更多的类石墨sp2C=C键和微量的非活性C-F2键等优点。因此,DFG-N正极在Li/Na/K原电池体系中都首次实现了创纪录的超高放电倍率和高功率密度。Li/DFG-N电池在1 C时具有1828 Wh kg-1的超高能量密度,在50 C(43.25 A g-1)的超快速率下表现出高达77456 W kg-1的功率密度。此外,使用DFG-N作为正极,在新型Na/CFx和K/CFx电池中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放电倍率(10 C)和超高功率能量(15256 W kg-1和17881 W kg-1)。这些优异性能证明,通过表面工程策略实现了CFx的超高功率密度而没有降低能量密度,并指出了开发先进的超快Li/Na/K原电池的方向。
(Li/CFx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文献对比)
(机理分析与理论计算)
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致力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重解决新能源、航空航天、信息、探测技术等领域的材料设计、制备、性能与应用中的重大科学和工程化问题,获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来源:湘潭大学
原文链接:
https://doi:10.1002/adma.202303444
声明:■ 本文资料和图片来自于政府/园区管委会官网、官方公众号、新材料相关媒体及其他公开资料,如信息有误或有遗漏,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本网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0574-27823010)及时处理;本网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