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在历史的长河中,美在社会发展和文化交融的合力中形成了独特的“基因”,并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继承下来。
山西省大同市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板漆画,可谓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源代码”之一。
这件木板漆画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正反皆有绘画。正面取材《列女传》,背面取材《孝子传》。
如果对中国传统绘画略知一二,就不难发现这上面的绘画风格和技法与东晋名画家顾恺之极为相近。
更为相似的是,顾恺之在《女史箴图》中也用了题记和榜题文字的方式,甚至一些女性身姿、动态的表现,都如出一辙。
春秋两汉时期,仕女画题材已初见端倪。魏晋南北朝时期,仕女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科,创作目的是“成教化、助人伦”,注重表现女性的品德操行。
战国 《人物龙凤图之一》 绢本墨绘 31.2cm×23.2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隋唐五代时期的仕女画随着政治经济的繁盛达到了发展的高峰,多描绘女性生活状况与场景。到了宋代,除了贵族女性外,平常人家的妇人也成为绘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