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通讯员 张名 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王亦君)8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增长最为明显,占网民整体的91.5%。报告同时显示,短视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打开短视频App时,强制弹窗的青少年模式也已变成网民习以为常的标配。
2019年3月,在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从使用时段、在线时长、服务功能等对应用进行严格限制。
3年多时间里,青少年模式从无到有改变了什么?
不论是刚打开抖音,还是在刷视频休闲时,林先生已经习惯了青少年模式的强制弹窗提醒,虽然林先生还是单身,但对于这种3年前不曾遇到的“打扰”,他也非常理解。
事实上,一旦设置青少年模式就不会再遇到这种强提醒的打扰。记者根据各短视频平台的提示设置密码后,再打开App就自动进入青少年模式。也就是说,不论是谁如果想离开青少年模式进入到正常浏览视频的模式,需要输入密码才行。
据介绍,各大短视频平台在青少年模式功能上,都限制了青少年使用直播、私信、打赏、充值等;在使用时段上,均禁止在22时至6时使用;在使用时长上,有的限制每天只能使用40分钟,有的是使用40分钟后,要输入密码才能继续。
青少年模式的普及源于政策推动。2019年3月,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短视频平台试点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在试点基础上,在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目的是从源头预防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伤害。
从2019年3月推出1.0版,至2021年8月,快手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升级推出4版青少年模式,快手最初着眼于如何做好内容防控,此后逐步扩展功能,迭代内容池,优化审核流程和推荐算法,并增加年龄分层,升级了多项守护工具。
2022年“六一”前夕,抖音发布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显示平台每天平均下架8万余条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清退178个未成年人开播账号。随着青少年模式的持续迭代,保护青岛年网络权益也成为短视频平台践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比如近日发布的抖音直播平台治理白皮书显示,疑似未成年人消费弹窗系统日均拦截账号超12万个。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青少年模式不但要“能用管用”,还要“好用爱用”。
在精准识别并有效引导的基础上,多家短视频平台详细设置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的年龄分段,把青少年引进来、留下来,保证防沉迷功能真实有效。
抖音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设置了较为丰富的主题,如针对幼儿的推荐就包括动画、儿歌、故事、绘本、礼仪、玩具等频道或专栏。在快手的青少年模式下,设置1至18岁的年龄选项,平台推选的内容也不相同。如选择8岁,平台推荐的是一条左手弹钢琴、右手同时弹古筝演奏的《兰亭序》前奏视频,选择3岁则是一条看动画学英语的视频。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表示,未成年人的身心根据年龄不同,有较大的不同特点,分年龄段推荐内容,有利于给未成年人提供更精准服务,让青少年模式不会成为摆设。“否则青少年模式都低幼化,大一点年龄的就不愿意来,若高龄化,低幼龄的孩子也看不懂。”
在郑宁看来,好内容带给平台是亮眼的播放量和新用户,在青少年模式上深耕细作也将成为短视频平台发展的新增长点。
针对暑期未成年人上网的“高峰”,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已连续3年精准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与前两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专项行动,不仅增加了国务院未保办(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4部门来共同开启,在整治的重点上也由以前的7项增加到10项。
在青少年模式上,每年的专项行动也各有侧重,今年的重点是持续查处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的信息,清理以问答等形式教授破解防沉迷系统的信息内容等。
开展暑期专项治理,已成多家短视频平台常态化治理的一环。快手于9月1日发布的《2022快手暑期青少年数据报告》显示,自今年7月19日启动专项治理以来,截至8月26日,平台共处置违规视频7960个,违规账号166个,下架商品6783个,其中28个账号因有未成年人冒充成人账号直播,直播权被平台收回。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说,今年暑期专项治理中,多部门首次联合参与,意味着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和网络权益的保护,这都是加大保护力度的举措,是常态化治理的一种必要补充。
孙宏艳指出,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是个综合的社会问题,除政府部门、企业平台积极参与,担起责任外,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正确认识、使用网络的教育和引导,家长更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用网习惯,多方协同才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上网环境。
责任编辑:何春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