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梓祥
有句俗语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意思是说部队的营房是固定的,而每年都有老兵退伍,新兵入伍,就像流水一样周而复始、源源不断。但是,对于铁道兵来说,却是“流动的营盘流水的兵”。这话怎讲?
当过铁道兵的人,用不着解释心知肚明,“外人”却不知就里。铁道兵以建设铁路、抢修铁路为业。一条铁路竣工了,也等不到铁路通车,就要打起行装,奔赴新的铁路建设工地,甚至听不到新线铁路列车的第一声汽笛。正如铁道兵“兵歌”唱的那样“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地方都在哪里?边疆,穷乡僻壤,大漠戈壁,原始森林……是需要开发、建设的老少边穷地区。正因为这种四海为家、频繁迁徙的工作性质,铁道兵的“营房”一直是简陋的,投资成本、建筑标准都比较低,日月轮回,艰苦相伴。当然,作家、诗人的作品中,铁道兵的流浪生活及营房,却是浪漫、富有诗意的,比如称铁道兵为“吉普赛部落”等,那是赞美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情怀与精神。
铁道兵成立之初,政治部借用哈尔滨极乐寺办公。
铁道兵部队,除铁道兵总部机关和大部分工厂、农场等单位的驻地固定外,所辖师以下的部队都是居无定所,随着一项项工程完工,不断从一地开赴到新的区域。拆旧屋,盖新房,永远是部队生活的一种常态。
即便是煌煌的兵种铁道兵机关,也曾随着一线部队“流动”很多年。铁道兵1948年初成立,机关先后在哈尔滨、北京、朝鲜等地驻扎。新中国成立,修建黎湛、鹰厦铁路,机关在广西贵县、福建南平办公,直到1957年夏天才永久定居北京。但每每担负重大铁路工程,铁道兵建制工地指挥部,铁道兵首长率机关部门工作人员常住施工现场,如铁道兵西南指挥部、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等,北京的机关有时候就处在“半空巢”的状态。这也是铁道兵的一种工作作风。
由于流动的性质,铁道兵的“营房”总在新建、拆迁的循环往复中。加之驻地大都经济落后,建筑房屋的自然环境差,营房主要是帐篷、干打垒、砖瓦、土墙等建筑而成。
铁道兵出版的图书。
大致的建筑历史是:
战争时期抢修铁路(和平建设时期抢险救灾),营房多是随时随地可拆卸的帐篷。
抗美援朝回国参加铁路建设初期,施工连队多数建临时房屋,即土坯墙、油毛毡或茅草屋顶,一般造价低、质量差,“一年新、两年旧、三年漏”。修缮费用高,不但不能节省成本,也降低了指战员的生活质量。
进入六十年代,部队担任森林铁路、三线铁路建设,都是“抢时间、争速度”的战备或经济建设急需工程。为减少临建的工程量,加快主体工程的进度,南方的部队,一般住单帐篷和活动房屋,北方的部队主要住棉帐篷。
帐篷和活动住房的好处:机动快捷,节省设营时间,每到一地,架起帐篷,打开背包,就是一个新的军营,部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投入施工。但不足之处在于,造价比较高,防寒、隔热性能差。冬天冰冷,夏天酷热,指战员们深受其苦,影响身体健康和施工生产。
实践出真知,“苦”则思变。部队在长期的搬迁、建房中,比较各类住房的优缺点,改进营房建筑方法,北方部队采取“干打垒”筑墙,帐篷做屋顶,构筑简易房屋。营房造价低,修建简便,居住也比较舒适。部队转战新工地,先遣人员先筑墙,等大部队抵达,帐篷撑开扣上屋顶,顷刻间,一排排新居,星罗棋布于隧道、桥梁附近,一座新的军营拔地而起,声声军号响彻于千年孤寂的山谷,一场新的激战又要开始啦!
铁道兵的营房照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