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款荣耀手机(荣耀X50和荣耀Magic V2)接连发布,它们共同搭载了一项荣耀的黑科技——“青海湖电池”。具备大容量、体积小优势的“青海湖”打破了手机电池长期以来依赖快充和厚重机身的窘况,重新点燃了大家对手机追求极致设计的希望。其实,如何提升手机续航能力一直是手机厂商努力去攻克的难题,在“青海湖”面世之前,大家都做过不少的尝试与改变。
随着手机CPU性能不断增强,游戏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后台常驻应用不断增加,用户对长续航需求愈发强烈,迫使近五年来的手机不断将电池容量做大。无线充电线圈、NFC线圈、大底摄像头传感器、指纹识别模块、振动马达等零部件都要占用一定的手机内部空间,再塞下一块常规大容量的电池,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图源:ifixit)
因此,手机屏幕尺寸越变越大,不单是为了提升视觉体验,更是为了扩大机身尺寸,以便于塞下更大的电池与其他零部件。手机因此变得越来越重,握持手感大受影响,追求极致设计的iPhone也有些不知所措。
(近几代iPhone在屏幕尺寸、电池容量、机身重量上的变化,图源:雷科技自制)
我们不妨站在厂商的角度去思考。要解决手机续航问题,我们至少会考虑到硬件的功耗、电池的容量、软硬件调度优化这三个方面。CPU出色的功耗控制主要取决于优秀的核心架构设计与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而目前的手机CPU芯片核心架构设计厂商基本上只能看ARM一家,芯片代工厂基本上不是看三星就是台积电。因此,手机厂商对CPU改进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小的,不过后面两个方向就相对好处理多了。于是,各个厂商开始朝着这两个方向并用各自擅长的方法去解决续航问题。
前面也说到,盲目地提升电池容量势必会影响手机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在不增加电池容量的情况下,又要提升手机的续航体验,LG在当时打算坚持手机的可拆电池设计。用户仅需多备几块电池,利用空余时间去充电。当手机没电时,用户通过更换另一块满血的电池,就能让手机瞬间复活啦。LG G5的模块化设计在当时真的十分惊艳!只可惜,G5的“下巴”拔插多了容易出现卡扣不牢固的情况,手机内部散热空间也因电池模块化受限(无法采用热管设计),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大受影响。为此,在下一代的G6中,LG直接放弃可更换电池设计,全身心投入一体化设计的大浪潮之中。
(LG G5,图源:LG)
可换电池的设计无非就是为了做到手机电量瞬间回满。既然手机一体化设计已成定局,大可朝着手机电量瞬间充满的方向去走呀,OPPP当时就是这么想的。OPPO凭借比高通Quick Charge充电温度更低、效率更高的自研大电流快充方案——VOOC,喊出了那句“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口号,并且在后期引入了双电芯串联电压直充设计,成就了更强的Super VOOC。在OPPO的引领下,其他手机厂商也纷纷加入了快充赛道。大电池 快充 独立电源控制芯片这个三剑合璧的搭配是目前主流机型基本都会采用的续航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