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由@影音智媒体原创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有只罗力
各位兄弟,姐妹,发烧友们。
不知道最近在抖音或者西瓜视频上,你们都有没有刷到这个买到假货维权的视频。
博主“小王她啊”也是有够惨,在某东国际上买了个海淘的JBL Go3蓝牙音响,结果居然是国内小作坊做的劣质假货!
这都谈不上音质了,连JBL的商标都是个不干胶,让他自己贴。
就它喵的气愤,到底是准备骗谁呢?!
被骗了也就算了,你平台官方倒是帮着给维个权啊。
可更让人气愤的还在后面,当小王同学找到平台客服后,平台居然爱答不理,根本不管。而且在事件发酵后,某东还投诉了小王,勒令其下架有关的视频。
你们就说有这样*吗?
消费者被骗,遭受损失,维权困难也就算了,居然还必须要被官方威胁闭嘴。
而且这种事无独有偶,不光是JBL系列,就连哈曼卡顿的水晶4、B&O的Beoplay M3等也都是假货重灾区。
所以是时候教训他们一下了!
如果你不幸中招,可以试试看,能不能从源头证明对方发的货不合规。
首先,不论是高仿还是低仿,他们一般都会避免和国行的品牌产生纠纷。所以假货多半都会套着海外代购的皮。
但做海外代购本身需要资质,若商家的经营范围不具备,就构成了之前所说的:“从源头上便不合规”
资质可以通过营业执照查询,打开平台商户的个人信息,里面都会有相关的备案。
本罗这次找到的商家就很规矩,经营执照就不在这里放啦,因为字实在太小,就找到了有关部门的截图放上来。
在执照里明确标注了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的经营范围,这就是标准海淘商家必备的执照资质。
如果买到假货的商家不具备以上资格,那就基本说明该商家售卖的商品,全部都是国内生产和组装的。
就算卖真货,没有进出口资质一样属于违规,就比如下图的这一家:
如果你买到的HIF音响是假货,同时又确认对方没有进出口的相关资质。
那么你这时候就可以紧抓着这一点,去问平台是怎么审核的对方资质?他的货源从何而来?报关了没?交税了没?
这就是对平台的灵魂四问,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平台比你都要害怕。
毕竟卖假货赔钱事小,继续死扛,Zous和TaoS就很刑很可拷了。
到了这里,一般平台也不会再继续周旋,宁肯吃亏也不会把事情惹大。赔钱了事,你也算是有了个好的结果。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今很多平台都可以凭香港注册的执照进行认证,借此绕过内地的备案。
如果对方想在这中间做手脚,本罗说的方法也不一定就能保你完全。
而且每次网购都要去看对方的经营执照,未免很麻烦,倒不如多花几百踏踏实实买国行,这样最靠谱。毕竟大家买音响都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给自己找麻烦嘛。
就比如美国捷力,以色列摩雷。
这些目前都有国行的直销,网购起来非常容易。
而且JBL,哈曼卡顿一类也有专卖店,都是进口的大牌,口碑和品质很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