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3个月长了多少?”“近半年呢?”在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儿童身高管理门诊,原春青主任正在向家长了解孩子身高情况。
父母高,孩子不一定高
对于原春青主任提出的问题,多数家长的回答是没测量过或没关注过。原春青说,在现实中家长对孩子的身高有很多误区,有的家长认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其实儿童身高的发育,遗传为基本因素,但环境因素更为重要。后天的生长环境及生活条件、营养、疾病等因素都会对孩子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我国有30%的孩子长不到遗传身高。所以父母高,孩子不一定高。
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没发育,不着急。实际上,男孩变声和女孩初潮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进入停长倒计时,此时想办法已经来不及了。
还有的家长盲目认为孩子是晚长,在被动等待着孩子长高。结果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造成终身遗憾,追悔莫及。
管理身高要尽早
李玉佳是北京某中学学生,她的梦想是考进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但她成年身高只有155厘米,这一度让她陷入自卑状态,“孩子爸爸身高是175厘米,我身高161厘米,我们期望女儿的身高能够在165厘米以上,”李玉佳妈妈齐女士说,“前几年没想带孩子来医院就诊,因为我本人长个子就比较晚,想着多给女儿补补,没准能赶上了。”原春青表示,有效的身高管理对孩子长高有显著作用。在国外已被广泛认可。但身高管理对于我国大多数家长来说,还是个新鲜词,很多家长认为青春期是孩子长个的关键时期,因此只关注青春期。
其实,在孩子更小时进行身高管理才更有效。青春期虽然是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但并不是让孩子长高的最佳时期。科学统计数据表明,从出生到青春期前的长高空间占孩子全部长高空间的80%-85%。整个青春期期间,男孩约长高28厘米、女孩约长高25-27厘米左右,只占全部长高空间的15%-20%。
“青春期期间有限的身高增长,并不能挽回小时候被落下的身高,甚至可能出现落差越来越大的情况。长高就是和骨骺闭合抢时间的赛跑,年龄越小,骨骺距离闭合时间越长,身高管理的方法也越多,”原春青说,“每早一年进行科学管理,孩子就能多长1-2厘米,更容易达到期望成年身高。”
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比同龄人矮,或是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不到5厘米,家长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排查疾病、进行身高管理。
外在因素对长高也很重要
经常会听到有家长说:“我和孩子爸都不高,孩子是不是长高的希望也不大了?”原春青表示:“孩子的身高主要受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决定,遗传给后代的只是一个身高范围,上下有6.5厘米左右的浮动,环境因素决定身高生长潜能的发挥。如果父母个子不高,在孩子成长发育期间,采用科学的身高管理方法,消除影响身高增长的不利因素,加强各种有利因素,通过对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等环境因素的调整,激发身高增长的最大潜能,完全有可能让孩子摆脱遗传身高不佳的命运。”
跟随了原春青门诊一个下午,记者发现,原春青很少给孩子开药,更多的是在指导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告诉家长要让孩子多吃长高的食物,少吃长胖的食物;另外,对于孩子的运动和睡眠也都给予建议。
记者看了几条就诊过的家长给她反馈的消息,有几个孩子1个月都差不多长了1公分,她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身高是单行线,无法回头重来。希望通过付出,能够改变几个孩子的命运,这样就算累点也值得。”原春青说。
孩子没到青春期,突然长得快要格外关注
9岁的女孩嘉嘉,身高遥遥领先同龄孩子,去年以来突然不怎么长了,体重倒增加了不少,家长就带孩子来就诊了。原春青说,像这样的孩子要警惕早熟。早熟的孩子体格提前发育,骨骺闭合也提前,虽然开始阶段身高较同龄孩子高,但因为后期生长激素受到抑制,骨细胞分裂能力不足,身高增长变得缓慢。通常早发育的孩子比正常孩子的生长时间要少。所以,孩子没到青春期,突然长得快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性早熟。性激素加速骨骺过早闭合,使得生长空间缩短,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矮。
原春青是内分泌专业的主任医师,同时也是一位资深全科医师,她对记者说,儿童身高管理将打破过去由单一专业完成的局限,其发展趋势将整合内分泌、儿童保健、营养、心理、中医、健康管理等多学科力量参与,对儿童生长发育给予综合评估,根据预测成年身高和期望身高的目标差,对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如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进行综合、全方位的立体管理,最终帮助孩子实现理想的成年身高。
文/本报记者 杨淑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