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术语很多,几乎每下一子都有它特定的名称,并且随着棋艺水平的发展和新形式的不断出现两层出不穷。中国围棋史上最早对围棋术语作归纳和解释的,是宋初的文字学家徐铉。他在《围棋义例铨释》中对32个术语每一个字的含义,都作了解释。北宋张拟撰《棋经十三篇》中,也提出了32个术语。两者大同小异。至施定庵作《弈理指归》,落子定名有48字,较前人尤为详备。但对初学者而言,最常遇到并经常运用的术语,有长、立、尖、跳、飞、拆、板、接、拦、断、挖、虎、刺、打、双、渡、碰、托、压、冲、曲、靠、镇、挡、提、肩冲、尖顶、点方、玉柱、退、并等等。
1.长。在原有棋子的直线上,紧接着延长一子,叫“长”。
2.立。当双方的棋子在边、角上接触时,顺着自己的棋子向下“长”一子,叫“立”。
3.尖。在原有棋子的斜线上(即方格对角上)下一子,叫“尖”。
4.跳。在原有棋子的同一条直线上,隔开一路下一子,叫“跳”,有时也叫“关”或“单关”,以期超出敌方上压之子,境地宽阔,增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