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23日,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第一百零一次全体会议在此举行。
在这届会议的最后,国际奥委会将宣布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经过几轮评选,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进入最后的角逐。
前三轮投票,北京一路领先,舆论因此认为,北京将取得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北京时间凌晨两点,评选结果将宣布,在国内的中国人民彻夜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申办结果。
北京时间凌晨两点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上台,宣布获得第二十七界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悉尼。
画面传回中国后,转播室内弥漫出一股悲伤的情绪。
根据新闻报道,北京当时获得43票,与获胜的悉尼仅仅只差了两票。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北京会输给悉尼?
93年申奥“黑幕”关于这次奥运会失败的原因总结有很多。
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上有这样的消息传出:说当年澳大利亚用贿选的方式赢得了最终胜利。
这样的说法未见于权威媒体报道,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不过,当年申奥失败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首先是申奥策略问题。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年提出的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只强调了中国,忽略了申办城市北京。而国际奥运会往往更强调城市的概念。
口号的失误可能是导致丢分的一大原因。
其次便是外国媒体对中国不遗余力地抹黑,抹黑中国,抹黑北京。
从1991年北京准备申办奥运会开始到1993年最终结果确定,外国媒体就一直以所谓的“人权”问题来攻讦中国。
国际媒体一直到今天还是被西方牢牢把握,九十年代的时候互联网也不发达,被抹黑的中国几乎鲜有自证的渠道。
国际奥委会一般会综合考虑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实力,在西方媒体的抹黑下,国际奥委会的判断被影响也是有可能的,
但这两个都是外部因素,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与当时的中国的综合实力有关。
九十年代的中国的确还有许多不足。
当时的城市建设等基础条件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终败给澳大利亚的悉尼也是有原因的。
具体参与到北京申奥的工作人员怀着无比愧疚的情绪回到祖国。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亲历北京93年申奥。
他在多年后回忆起这次失败还是难掩激动的情绪。
“我们不是凯旋之师,辜负了人民的期望。”
他们一度不知道如何面对中国人民热切的期望,不敢面对国人期盼的眼神。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人民并没有苛责他们。
何振梁一行人落地后,远远地就看到了在机场上热情等候的群众。
他们拉了一个巨大的欢迎横幅,上面写着:“永远的北京,不远的奥运。”
这句话令所有人动容,也激励着国人自强不息。
中国人之所以在申办奥运失败后,有这么大的情绪波动,主要与我们的奥运梦有关,这个梦已经有百年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