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在小学阶段,学习完除法之后,我们会遇到商不是整数的运算结果,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中引入了小数,并且开始学习小数的加减运算,五年级上册开始学习小数乘除运算,并进一步学习小数与分数间的转化,打通它们的关联。
随着初中对数的认知扩展到有理数、实数,对于小数的认知,也相应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加盟,让小数在初中阶段成为“完全体”,至此,我们才算真正认知了小数,如下图:
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化为分数,从而归入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归入无理数。
在小数构造中,以小数点为界,可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即任意小数a,由整数部分P和小数部分Q构成,即a=P Q,当a>0时,P为非负整数,0<Q<1;
题目
已知a、b为有理数,m、n分别表示5-√7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且amn bn²=1,求:
(1)m,n的值;
(2)a:b的值;
(3)2a b的值.
解析:
(1)对于单独的无理数√7,我们可知它的范围在2<√7<3,于是它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用这个数本身减掉它的整数部分即√7-2;
同样的,5-√7的范围可以从前面推导得到:
-3<-√7<-2
5-3<5-√7<5-2
2<5-√7<3
因此5-√7的整数部分也是2,下面我们来找它的小数部分,即用这个数本身减掉2,即5-√7-2=3-√7;
所以m=2,n=3-√7;
(2)我们将前面求得的m,n分别代入amn bn²=1中,得:
2(3-√7)a (3-√7)²b=1
6a-2√7a 16b-6√7b=1
由于a、b为有理数,我们将等式左侧按有理数、无理数分组,如下:
(6a 16b)-2√7(a 3b)=1
显然一个非零有理数乘以无理数,结果一定是无理数,因此a 3b一定为零,所以a:b=-3;
(3)仍然由前面的等式,6a 16b=1和a 3b=0,解得a=3/2,b=-1/2,于是2a b=5/2;
解题反思:
这是作业中的一道题,相对而言,学生理解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产生的困难,多数是对于小数概念的领悟不够,继续追根溯源,小数构成需要对数位有更深入的理解,在运算过程中,进位、借位的原理,都与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有关。
例如4-2.56,其实我们在计算时是将它作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4借走一个1,完成1-2.56,然后剩下的3和2进行减法,完成3-2,然后将结果相加,写成算式为(3-2) (1-2.56);
我们将上述算式改成5-√7,仍然要分两部分计算,写成算式为:
4减掉√7的整数部分,1减掉√7的小数部分,结果再相加;
前面好理解,√7的整数部分是2,所以5-√7的整数部分是4-2=2;
然后是1减掉√7的小数部分,1-(√7-2)=3-√7;
在八年级,学习二次根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无理数的认知,在学习完勾股定理之后,还能在数轴上作出代表无理数的点,从而真正完成了实数的扩展。
*爱数学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