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经销商交流纪要
$比亚迪(SZ002594)$ 市场情况:
广汽新能源销售情况:在上海销售不理想。原计划上海Q1销售1200辆车,目前可能仅销售不到400台。1-3月销量比较平均,分别为100多台。预计4月份销量和3月份持平。
比亚迪销售情况:汉EV上市初全国每月1万多台订单,21年1月8000多台,2月4000多台。徐州汉EV销量:20年10月46台,11月52台,12月57台;21年1月60,2月30台,3月目前10几台。秦plus DMI预售期间收到70台订单,现在是117台。宋plus DMI表现不太好,因为总价较高,目前订单38台。
广汽新能源
Q:广汽新能源的销量情况?2020Q1新势力销售情况?
A:广汽新能源在上海销售不理想。原计划上海Q1销售1200辆车,目前可能仅销售不到400台。新势力销售比广汽好,主要是销售渠道问题。
Q:广汽Q1销售400台,每个月的销售情况?
A:每月比较平均,分别为100多台,3月份和前2个月的销售情况一致。400台口径为终端销售,非厂家销售。
Q:消费者消费意愿和前期比,是否有好转?
A:广汽新能源去年在上海销售不理想。去年11月份上海出限行加码政策导致广汽当月销量突飞猛进,之后12月份大幅下滑,今年1、2月份仍有下滑。现在上海区已经有一家(经销商)退网,还有一家估计也要退网。
Q:20年11月&12月销量情况?12月份和今年前三月单月销售相比如何?
A:11月份单店零售50台,全上海大约销售300多台。12月份比今年前三月的单月销量要好。
Q:今年前三月份单月销量和去年同比增长一倍?
A:是的。去年2月份、3月份基本没卖车。
Q:今年3月份销量怎么样?
A:不是很看好,广汽在销售渠道和方法上与造车新势力有区别。广汽是传统车企,主打车型为AION V,客户认可度不是很高。4月份会有新车型,但是目前我对于造势和订单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广汽新能源和造车新势力相比不是很好,造车新势力增长较为平稳。
Q:AION 系列销售情况?
A:AION LX针对大客户,非终端零售客户。AION V偏向终端客户。4月份会上市AION Y,面向年青人,10万多一台,但是订单不理想。
Q:对四月份上海销量预期?
A:和三月份持平。上海销量主要靠政策拉动,目前没有明确利好。现行政策已经消化。
Q:全国广汽市场情况?
A:广汽走网约车路线,去年80%客户为大客户网约车,20%为零售。今年整体较去年同比增长较大,今年的目标是12万台车,去年卖了6万台。终端客户销售增长没有达到100%,仅有50%的增长。
Q:如何看待上海外牌限行政策消化?
A:上海政策红利没有被消化完,而是趋于平稳。20年11-12月份为集中爆发时期。上海11月份政策为:21年5月1日节假日后外牌和沪C牌照不能进入内环以内(包括高架)。市场担心后续会限制中环及外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具有紧迫感。从广汽新能源看,21年1-3月销量上海有100%增长,而全国仅有50%,上海主要受益于限行政策红利。但是目前上海销量没有达到公司的预期值。我们预计上海有60万台外牌车有潜在置换需求。5月1日之前(外牌车)置换需求基本都能得到解决,5月1日之后若没有置换,则后续置换需求不强。
Q:广汽80%销量是网约车,20%零售,是全国还是上海数据?
A:全国数据。上海数据相反,80%零售,20%网约车。上海零售增长更好,全国增长靠网约车拉动。
Q:消费者对广汽新能源车型认可度较造车新势力较低,原因是什么?
A:1)渠道问题。造车新势力集中在写字楼、商场等商圈位置。买新能源车的客户特性一致:对新鲜事物接受度较强。广汽新能源通过网络垂直媒体得到客户线索,以汽车商圈作为渠道,基本全是4S店,以商圈和临街店铺招揽客户。新势力能够接触到的目标客户群体更多。
2)品牌问题。广汽新能源前身为广汽传祺,是大众心目中的中低端国产车,品牌力较弱。造车新势力对标特斯拉,面向高端客户,客户品牌认知力更强。客户买纯电动车一般为第二、第三台车,对品质要求更高,会选择更流行品牌。
Q:是否和总公司讨论过改变零售店的铺设?是否会推高端品牌?
A:和主机厂有交流。要打品牌,同时也从去年年底进行商场店的开设。广汽的政策是商场店100平会有补贴。上海目前开了两个商场店,一个是环球中心,另一个预计开在南方。但是,小鹏等新势力开的商场店为直营店,非加盟。而广汽为加盟制,需经销商去拿代理。广汽经销商由广汽传祺传统车企转型而来,对商场店开设较为谨慎,投资热门商场(虹桥、万科)的意愿较低(投资太大)。会选择客流量较小的地方。而且目前广汽对商超开设标准较低,不如新势力(直营)开设标准要求高。品牌方面广汽新能源已经更名,为广汽AION品牌。但车标还是原来的标,客户认知上没有较大差异。目前比亚迪转变的较好,商超开设较好。
Q:比亚迪推出DMI,长城推出混动,终端消费者对两款产品的热情?插混在上海的销售情况?对纯电的冲击?
A:插混车型很多主机厂都有,是个过渡车型。插混面向不是很懂车的消费者,其有两套系统,在稳定性上比纯电动差很多。业内认为,如果选择电动车概念,最好选择纯电动方式。但是目前上海插混销量比纯电动好(插混三成,纯电动两成),更多的原因是牌照问题。北京和深圳情况不一样,纯电动比插混多。个人不建议插混产品一直存在市场,主机厂未来应该会取消插混产品。纯电动有很多种模式选择,比如增程式和换电。
Q:比亚迪DMI销量很好,不会对纯电动有冲击?
A:不会。以前上海拿牌照有一个条件:有充电桩。现在挂靠充电桩(公共桩)就可以拿到资质去买电动车。在我们店,挂靠公共充电桩占了60%-70%,剩余是自己有充电桩。如果未来取消插混挂靠资质,对其冲击就很大。
Q:消费者购车目的更多是为了牌照,还是单纯想购买电动车?
A:广汽新能源的客户绝大部分是为了牌照。
Q:车辆供应方面是否会受芯片影响?
A:从经销商角度看,新能源车不受芯片影响,电动车芯片基本都是自主研发。
比亚迪
Q:比亚迪在徐州的销售情况?3-4月份的预期?
A:苏北地区新能源车销量占2%-3%,相对落后。比亚迪品牌占20%,未来半年可能会提升到40%。因为比亚迪出了DMI车型,电为主油为辅,秦PULS DMI和宋PULS DMI会对市场进行一波冲击。三月份销量一般不是很好,是淡季,但是比亚迪整体很好。
Q:元PRO EV订单?
A:目前没有预售。车型主推秦DMI和宋DMI,在未上市盲购的时候已经拿到上百订单(苏北地区)。
Q:PHEV/EV销量?
A:PHEV/EV销量在DMI推出之后都有所下滑,包括汉也有环比下滑。
Q:汉环比下滑情况?
A:上市初全国每月1万台订单,21年1月8000多台,2月4000多台。从徐州数据看,汉(EV)销量:20年10月46台,20年11月52台,20年12月57台,21年1月60,21年2月30台,21年3月目前10几台。
Q:去年四季度到现在汉EV的月度销量?
A:10月46台,11月52台,12月57台,1月60,2月30台,3月目前10几台。
Q:销量下滑原因?
A:两方面问题:1)去年10月份芯片供应问题。2)今年1月中旬到现在受DMI上市影响。
Q:消费者因为DMI预售不买电动车?
A:秦PLUS DMI优势很大,3月8日上市前收到70个盲订订单。秦RPO DMI性价比高,消费者热度集中在DMI,汉消费下滑。
Q:秦DMI对汉有分流?秦DMI交付后,两者相加比之前汉的销量要多?
A:有分流。买汉的客户可以选择DMI,但是选择DMI不会选择汉。两者相加肯定比之前买汉的客户多。
Q:过去汉大约一个月50台,预计秦pro DMI一个月能卖多少台?
A:破100台没有问题。
Q:秦、汉定位不同?汉销量下滑是否由于新的需求减少?
A:汉面对的客户群体相对较窄,因为总价23万起(EV),实际上卖的最好的是顶配旗舰车型(28万)。目前汉的车型还是相对紧缺,虽然订车周期缩短,但是不能满足旗舰店提现车需求。整体来看,汉的预热包括实际交付还是很好的,国产新能源能做到30万销量,月度销量破1万还是很少的。
Q:预计徐州未来汉EV月销量会稳定在什么水平?
A:20台以内。
Q:秦PLUS DMI、宋PLUS DMI订单?
A:秦plus DMI预售期间就已收到70台订单,现在是117台。宋plus DMI表现不太好,因为总价还是较高,目前订单38台。
Q:秦plus DMI哪个配置卖得好?
A:中配和中配偏上的卖的比较好。预计秦PLUS DMI全国可月销1万台,半年之内提升至2万台。长期来看秦PLUS DMI的销量会超过2万,可能达3万台。我们试用了试驾车,无论外形尺寸、配置、舒适度,以及老百姓最看重的实用和能耗方面,都比较适合于家庭使用。
Q:汉和唐上市都会掀起热潮,但是六个月后销量都往下走,是品牌的问题吗?
A:品牌的问题越来越弱化,国人买国产品牌现在成为一种时尚,品牌认知不会影响销量。销量下滑原因:1、消费者对于将近20-30万的车型选择可能比较多;2、唐/汉的客户很多以前是奥奔宝的客户或现在的奥奔宝的客户,选择汉和唐作为第二/三台车。以前的奥奔宝的客户可能用老款宝马、路虎进行置换。总体来讲汉和唐不属于老百姓用的车,还是一些相对财务自由的人会购买。
Q:徐州的新势力车型销售情况?
A:蔚来/小鹏/特斯拉/威马等车企,情况参差不齐。目前能消费汉/唐的人基本是75年-90年前的一代人,有崇洋媚外的心理。一样的价格,汉仍然销量比不过model 3,汉品牌力相对较弱。蔚来总体价格高了一些,比如37/38万买台ES8 ,刚开始本地区见的比较多,但是最近销量也不太好。小鹏感觉还缺底蕴,电机声比较大,内饰的缝隙相对粗糙。
Q:蔚来的ES8销量环比前几个月也有一定下滑?
A:对。汉的上市和model3降价对ES8影响很大。
Q:徐州3月份的新能源车销量和1-2月份比?
A:总体下滑很厉害,不止是新能源,燃油车损失更大。往年都没有这样的情况,今年的3月份可能和前年同期比降60%-70%。环比来看,3月以来徐州比亚迪4家店的合计上险量将近50台,而1月份是240台,2月份210台。
Q:四月份如果没有DMI是不是也不太好?
A:如果没有DMI,整体销量就比较惨。上险代表车已交,DMI没交付的话四家店卖不到50台车。
Q:销量下滑是市场普遍现象吗?
A:市场普遍现象,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经济等问题。
Q:消费者购车意愿与前段时间相比要弱一些?
A: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