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石壕吏中的杜甫为什么不用去打仗(石壕吏杜甫为什么不出去帮助他们)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4-01-19 20:03:2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文/星空婉儿

杜甫的《石壕吏》是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通过写杜甫亲眼目睹石壕吏晚上去捉人的故事,客观地反映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石壕吏》堪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多次被选入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

所谓“三吏三别”,是指《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正是因为杜诗谱写历史,读杜诗如同读一部唐代悲凉史,因此,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石壕吏》这样一部千古绝唱的作品,却饱受争议。

争议一:杜甫既然目睹了“有吏夜捉人”,为何不出去阻止?忧国忧民的杜甫作为“旁观者”,为什么会没有实际行动?

争议二:有吏夜捉人,究竟是石壕吏之错还是老翁之错?是石壕吏蛮横还是老翁做逃兵?

争议三:最终石壕吏抓走了谁?老妇是被迫捉走还是自愿应征?

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分析《石壕吏》的独具匠心,从而回答这些争议,理解为何这样一部看似争议良多的作品能成为千古绝唱。

石壕吏中的杜甫为什么不用去打仗,石壕吏杜甫为什么不出去帮助他们(1)

《石壕吏》

我们先来看一下《石壕吏》的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01 写作手法:藏问于答

《石壕吏》共分为4个段落,其中第3段“听妇前致词”是重点。第1段中,4句话,写了4个人、4件事,无一字浪费。即:杜甫投宿、差役捉人、老翁逃跑、老妇查看

第2段用一句对比,独立成段,统领全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个“怒”(“凶狠”的意思),一个“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一何”(“多么”的意思)来加强语气。简短的10个字,让差役的凶狠、老妇的悲苦跃然纸上。

但是奇怪的是,后文似乎不再写差役是如何凶狠的,整个第3节都是写老妇如何悲苦。

一为丧子之苦。“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妇一共有3个儿子,都被佂走,其中一个儿子刚刚捎信回家,告知父母另外两个儿子均战死沙场。这是一种怎样的悲痛,这种痛苦又何止老妇一家承受。因为战争,多少人家破人亡,因为战争,血流成河。

二为困窘之苦。“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为了还在吃奶的孩子,儿媳不愿离开,但是却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孤儿寡母,孤苦伶仃。即便如此,每天还要担心“有吏夜捉人”。

三为应征之苦。“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虽然已经年老力衰,但是为了家人,自请服役,去到河阳,帮忙准备早餐。

石壕吏中的杜甫为什么不用去打仗,石壕吏杜甫为什么不出去帮助他们(2)

老翁翻墙逃跑

纵观第3节,似乎只能印证上文的“妇啼一何苦”,无法印证“吏呼一何怒”,这是杜甫的笔误吗?而且,老妇的话,似乎有头无尾,不合逻辑。老妇先是说自己儿子全部应征,并且2个战死的情况,接着又说家里再无其他人,转而马上说只有一个孙子,进而交代儿媳的情况。

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明明家里有人,老妇为何最开始要说“室中更无人”呢?这看似矛盾的句子,便是杜甫的独具匠心之处。杜甫在此处用到了“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

所谓“藏问于答”,便是将问题藏于回答之中,化繁为简,让读者通过想象对问题进行补充。比如说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便是典型的“藏问于答”。通过“言师采药去”,我们可以脑补,问题应该是“你师傅去哪儿了?”

石壕吏中的杜甫为什么不用去打仗,石壕吏杜甫为什么不出去帮助他们(3)

杜甫

杜甫的这首《石壕吏》便是典型的“藏问于答”,老妇的话,看上去一气呵成,实则是多次被差役询问,老妇一一答之,我们可以根据老妇的回答,尝试补充石壕吏的询问,从而感受到“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你家男人呢?马上交出来!

老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家里难道没别人了吗?

老妇: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听到了孩子哭声)这不是有哭声吗?你竟敢撒谎!

老妇: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孩子吃的谁的奶?把人都交出来!

老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看似不合理,实则正是杜甫的高明之处。杜甫通过“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通过写老妇的“前致辞”,巧妙地揭示了老妇之苦,也暗示了差役之怒。

石壕吏中的杜甫为什么不用去打仗,石壕吏杜甫为什么不出去帮助他们(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杜甫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杜甫写的石壕吏现在在哪里)

杜甫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杜甫写的石壕吏现在在哪里)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大文豪家,创作了很多关于战乱后民不聊生的诗篇,石壕吏,就是其中代表作。一...

2024-01-19 19:51:35查看全文 >>

杜甫困守长安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杜甫四个阶段的重要作品)

杜甫困守长安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杜甫四个阶段的重要作品)

公元746年春至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为了求官,困守长安长达十年。在这十年里,杜甫的生活、思想以及诗歌风...

2024-01-19 20:18:58查看全文 >>

杜甫写房兵曹胡马的背景(杜甫关于《房兵曹胡马诗》的资料)

杜甫写房兵曹胡马的背景(杜甫关于《房兵曹胡马诗》的资料)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

2024-01-19 19:46:52查看全文 >>

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杜甫写的石壕吏现在在哪里)

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杜甫写的石壕吏现在在哪里)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杜甫写《石壕吏》是出于批判还是同情?”我是千里马,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杜甫乾元二年(759)写的《石...

2024-01-19 19:43:31查看全文 >>

坐飞机能带60万现金吗(国内坐飞机能带60万现金吗)

坐飞机能带60万现金吗(国内坐飞机能带60万现金吗)

录取通知已经下来了,又有一批同学要踏上日本留学之路,同学们又要苦恼行李要带什么了。 衣服携带自己喜欢的几套春秋装,夏季一...

2024-01-19 20:04:48查看全文 >>

房兵曹胡马杜甫什么时候写的(房兵曹胡马是杜甫什么时期的作品)

房兵曹胡马杜甫什么时候写的(房兵曹胡马是杜甫什么时期的作品)

为了向英语世界人民介绍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艾黎充分发挥自己具有深厚中国文化修养的优势,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文,在...

2024-01-19 19:33:14查看全文 >>

杜甫哪一年写的白马(杜甫的一生概括)

杜甫哪一年写的白马(杜甫的一生概括)

杜甫确实是一个非常喜欢咏马的诗人。他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咏马诗人不同的是,一般咏马诗人也就某个阶段有一些咏马诗,杜甫不同...

2024-01-19 19:46:14查看全文 >>

杜甫的哪些著作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写于安史之乱前期的诗)

杜甫的哪些著作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写于安史之乱前期的诗)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大唐从繁盛顶峰骤然滑落到了万丈深渊,其原因不只是藩镇势力恶性膨胀和玄宗晚年纵欲奢靡,更深层...

2024-01-19 19:45:39查看全文 >>

杜甫当时去秦州干什么(杜甫一生被贬到了哪三个州)

杜甫当时去秦州干什么(杜甫一生被贬到了哪三个州)

杜甫在秦州的艰难生活。杜甫在秦州时,这里还没有遭受到兵火和灾荒,因此有许多人从东方越过陇山来这里避难。杜甫寄居在城东南五...

2024-01-19 20:15:31查看全文 >>

杜甫战争时期写了哪些诗(杜甫三个阶段写的诗有哪些)

杜甫战争时期写了哪些诗(杜甫三个阶段写的诗有哪些)

纵观国史,总是有大起就有大落。“安史之乱”这场盛唐大祸的源头,与武则天颇有渊源。女人当朝,在国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搅动...

2024-01-19 20:19:1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