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向来是异族仰慕的文明,诸如唐太宗李世民执政间各地朝圣的学子、传教的教徒更是络绎不绝,那时的中华可谓是世界最强;又如明永乐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更为浩瀚历史增添出万国来朝的一抹荣光。可自从鸦片战争伊始,华夏大地生灵涂炭。因此,人们更是怀念那个对外不结盟、不连姻的傲骨王朝——大明王朝,并且把华夏百年屈辱的罪过算在那个覆灭王朝的农民身上。李自成自是背上了千古骂名。
人们常常郁闷:为什么李自成的农民军能够轻而易举的覆灭大明,却在大清的铁骑下如此不堪一击呢?李自成是历史的罪人,事实真是如此?
(李自成建立大顺)
三分天下明末,崇祯上任解决了朝廷表面上最大的危害魏忠贤的阉党,可是他却没有能力去解决明朝亡国的根本原因:党争。崇祯的刻薄和猜忌使他诛*了一张底牌——袁崇焕。当时的形势是关外大清力量日益壮大,对关内的大片沃土虎视眈眈。而朝廷能战的军队只有孙传庭培养的关宁铁骑。在将领方面也只有袁崇焕、左良玉等一小部分肯听指挥,能和大清正面的打硬战的人。虽然敌人很强大,但是经过孙传庭的精心设计,锦关防线固若金汤,关宁铁骑更是大明王朝的*手锏。一时间,大清拿关内地区毫无办法,只能和明王朝在关外打消耗战。
(虎视眈眈的多尔衮)
大明不亡于外患,而亡于内忧。首先,祖宗之法,朱元璋在世时册封朱氏王族,并且人人有份。众所周知,王位是世袭罔替的。明之前的王朝大部分都是嫡长子继承王位。这也就是说王位的名额有限,这就大大减轻了中央财政的负担。而大明由于祖宗之法规定,所有朱氏子孙均享有王室待遇。皇帝之子一律封为亲王,亲王长子世袭亲王位,其余封为郡王。同理,郡王余子封为辅国将军,六世以下旁室血亲也能封个奉国中尉。就算最小的王室奉国中尉也能领取年薪200石俸禄。换算为现代的市价,这位最靠边的王室一年啥也不用干,也能领到73600元的年薪。这边加重了财政体系的负担。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明末约有上述宗族20万人,一个小小的县城甚至就同时存在六七位无所事事的宗族。这就直接导致左良玉的十几万大军只能收到崇祯发来的两三万人的军饷,还是一拖再拖。单就这样,军队能为这样的王朝卖命吗?连被人唾弃的慈禧都知道军队是花钱请来的,不是给朝廷白*。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百官上朝)
还有,明末官员冗杂,基数太大,且真正办事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说冗杂的官员充斥着朝廷是制度问题,那么官员的腐败就是自身的问题。明朝末年,腐败贪污严重,救济款、军饷更是被层层剥削。而朝廷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加收赋税,加收那些经过饥荒、天灾、战乱而险些饿死将要饿死的广大劳动人民的赋税。这岂不是官逼民反?明末有两首广为流传的歌谣: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脱。
这两首最朴素的民间歌谣,清楚的反映出大明的失民心和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收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百姓迎闯王)
为什么李自成会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呢?李自成提出口号"均田免粮"极大的符合农名阶级的所想所求。大量的民众加入李自成的起义军。加上明朝主力在北方与大清对峙,关内没有什么高素质的军队对李自成等起义军进行彻底的围剿。所以李自成被打趴一次,又东山再起一次。最终,直捣黄龙,灭亡了气数已尽的大明王朝。
可是,为什么李自成在明朝的围追堵截下能东山再起、一击必胜,而经历山海关一战,却被大清彻底打趴下了呢?
阶级局限李自成是农民阶级,农名阶级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极大的吸引了基数庞大的农民阶级。但是,殊不知这将会损害到地主阶级的利益。这些社会顶尖势力虽然不如农民阶级的基数大,但是,他们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李自成操之过急,激化了社会矛盾。这当中的典型案例就是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吴三桂在近代小说大家的笔下被虚化为一个花花公子,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形象。可是小说就是小说,为了丰富内容可以虚化事实。试想,一个稳重的边关将领会为了一个女人而不惜如此代价吗?历史的真相是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后来,起义军兵败,陈圆圆才到了吴三桂手中。吴三桂是谁,官僚阶级、地主阶级,李自成对地主阶级那种态度,瓜分地主阶级的利益。投靠李自成是万万不可得。相反,关外的大清对大明旧臣的态度较为温和。于是乎,选择的结果一目了然。李自成的失败在于只站在农民阶级层面思考问题,太急不可耐。
(吴三桂)
欲成大事,需具备天时、地理、人和。看似条件充足的人和却出了问题。行军打仗、坚守江山,从来不是单单靠武力,更需要的是智慧。谋士便是成败的关键因素。李自成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宋献策,大街上算卦的;牛金星、李岩等一帮落魄举人。这三个人哪一个能比得上刘伯温,哪一个又能比得上诸葛亮呢?智囊团的缺失,使农民起义军的作战效果事倍功半。更要命的是,用无数性命换来的一点点土地也极易易手。农民阶级缺乏战术指导和技术人才。
(嫉贤妒能的牛金星)
战略错误战略战术的失误更是导致满盘皆输。李自成攻下一个地方后,还没等到内部完全消化就急于进攻下一个目标。这样建立的政权是极其不稳定的,一点点波澜便会掀起滔天巨浪。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先是稳定夺来的后周江山,再一步一步蚕食后蜀、南唐、南汉等地区,最后奠定大宋版图。
朱元璋也是先拿应天作为根据地再一步一步的一统江山。
李自成急于灭亡大明,饥不择食,终将像蛇吞象那样,坠入失败的深渊。
中华之祸起真的始于明末满清入关,汉族政权衰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然康乾盛世作何解释?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如何解释?雍正勤政留下的6000万库银又要作何解释?中华之百年大辱在于闭关锁国,盲目自信,固步自封。
而并不在于一个小小的农民起义领袖。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大明的灭亡是必然,而李自成灭亡大明是偶然。如果没有李自成,也自会有张献忠等一帮农民起义的领袖灭亡大明。将百年浩劫归罪到一人身上,岂不可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