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8.28[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①。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②。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④。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⑤: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⑥!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⑦:我必不忠⑧。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⑨’。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⑩。乃若所忧则有之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⑫。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⑬。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⑭。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⑮。”
8.28[通释]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之处因为他有思想。君子有仁的思想,有礼的思想。有仁的思想的人爱人,有礼的思想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人们总爱戴他,尊敬人的人人们总尊敬他。比方说有个人在这他以蛮横的态度对待我,那么我要是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一定有不仁之处,一定有无礼之处,不然这个家伙怎么会这么蛮横对我?君子自己反思已经做到仁了,自己反思已经做到礼了,那人还这样蛮横无理,君子一定再自我反省:我一定没有诚心。自己反思已经做到诚心了,那人还这样蛮横无理。君子就说‘这也就是个狂人罢了,这样的人跟禽兽又怎么区别呢,对我来说跟禽兽又纠缠什么呢’。因此君子有一辈子忧虑的事,没有一时的灾难。像这样的忧虑情况还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在天下被效法可以流传到后世,我还不免是平庸的人:这就是该忧虑的。为此忧虑该怎样?像舜那样就是了。像这样君子忧虑的灾难就不会出现了。不仁的事不去做,不合礼的事不去做,即使有一时的灾难君子不用担心摊上。”
8.28[注释]
①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与一般人不同之处因为他有思想。所以……者,……的地方,……之处。人,指区别于君子的一般人。以,因。存心,有思想。存,存入,有。心,内心,思想。
②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把仁存入心中,把礼存入心中。君子有仁的思想,有礼的思想。以,把。
③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有仁的思想的人爱人,有礼的思想的人尊敬人。
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的人人们总爱戴他,尊敬人的人人们总尊敬他。
⑤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比方说有个人在这他以蛮横的态度对待我,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有人于此,有个人在此,比方说有个人,这是设喻。横逆,蛮横无理。横,音hèng,蛮横。逆,对着干,逆理。自反,反躬自问,自我反思。
⑥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我一定有不仁之处,一定有无礼之处,这个家伙怎么会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此物,这个东西,这个家伙。奚,怎么。宜,会。至,达到极严重程度。
⑦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君子自己反思已经做到仁了,自己反思已经做到礼了,那人还这样蛮横无理,君子一定再自我反省。前一个“其”,指上文的“我”“君子”。而,已经。仁,作动词,做到仁。后一个“其”,仍指那个假设的“此物”。有礼,做到了礼。由是,还这样。由,通“犹”。
⑧我必不忠:我一定没有诚心。忠,诚心。
⑨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这也就是个狂人罢了,这样的人跟禽兽又怎么区别呢,对我来说跟禽兽又纠缠什么呢。妄人,狂妄的人。如此,这样的人。于,跟。奚择,怎么区别。何难,纠缠什么。焉,兼词,于是 助词,即“对我来说 呢”。
⑩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因此君子有一辈子忧虑的事,没有一时的灾难。忧,忧虑的事。一朝,一个早晨,指一时。患,担心发生灾难。
⑪乃若所忧则有之:像这样的忧虑情况还是有的。乃若,像这样。之,代词,复指“所忧”。
⑫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舜是人我也是人,舜在天下被效法可以流传到后世,我还不免是平庸的人:这就是该忧虑的。舜人也我亦人也,这是两个判断短语。为法,被效法。乡人,乡里人,孤陋寡闻的人,平庸的人。
⑬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为此忧虑该怎样?像舜那样就是了。忧,为……忧虑。而已矣,就是了。
⑭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像这样君子担心出现的灾难就不会有了。若夫,如果那样,像这样。所患,担心出现的灾难。亡,同“无”。
⑮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不仁的事不去做,不合礼的事不去做,即使有一时的灾难君子不用担心摊上。非仁,不仁的事。无为、无行,不去做。非礼,不合礼法的事。不患,不用担心摊上。
8.28[解读与点评]
本章中,孟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君子的画像:君子异于人之处在于他有思想,有仁的思想、礼的思想;表现出的是爱人、尊敬人、真心待人,换来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君子异于人之处还在于君子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自我完善,在于不与禽兽之人一般见识。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也有“忧”吗?孟子认为君子也有忧,君子之忧“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同舜相比表现出儒者的积极进取。君子之忧,正是君子严格自律的写照。此君子之忧是君子的“终身之忧”。自我反思,从自己身上找毛病,这是孟子反复强调的,这些都表现出君子高尚的境界,正是这样,君子才会无“一朝之患”。
在“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这段话中用“此物”称“待我以横逆”的“有人”,已经悄悄将“有人”物化了,因有这样的“横逆”行为者“非人也”。
本章产生成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终身之忧”“一朝之患”“非仁无为”“非礼无行”。